《1908远东狂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远东狂人- 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司令统率军政,应酬不少,还要与洋人打交道。乡下姑娘没见识,不能登堂入室,现在讲究新文化、新风俗,就比如说咱们这自助餐吧,若是叫几个乡下丫头来,岂不是大煞风景?当年上海道去参加洋人举办的舞会,就没敢带正房,而是从教会学校找了个女学生做舞伴。”
  周道刚与李桐垓等人连连夸赞,东扯西拉,有些欲言又止的神态,一边的蓝天蔚、傅华封虽然没有插嘴,不过那脸上的神情也是颇为揶揄。
  见这帮政客、盐商神情古怪,赵北知道他们也想向自己发射“桃色炮弹”了,只不过这个时代的“桃色炮弹”质量太差,很难引起他的“共鸣”,而且现在正忙着跟袁世凯袁大总统勾心斗角,确实没有心思考虑这个问题,于是不等几人将话题引向深入,便主动将众人注意力转移,指了指那黑沉沉的山脊,说道:“不错,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说起古人,几位世居这富荣场,又经营着盐业,想必熟知此地历史。不知这富荣场的井盐最早开采于何时?”
  “前明时候吧?明末战乱,‘八大王’张献忠入川,就曾派军驻于此地,征收井盐以供军需,方志里有载的。”
  “非也,非也!这富荣场井盐开采最早要上溯至两汉三国时期,不过那时候是南蛮以土法开采,说不定啊,这富荣一带的盐井最早还是春秋战国时候的巴人、蜀人找到的呢。”
  盐商们立刻上了道,话题被转移开去,并很快陷入争论之中。
  直到卫队长田劲夫到来,才打断了他们的雅兴,盐商和那几位青年识趣的退下,站得远远的。
  “司令,差不多了,该吃的都吃了,该见面的都见面了,现在田镇守使他们已经等得有些心急了,您再不去的话,恐怕他们就要上演全武行了。”
  见田劲夫神色有些古怪,赵北淡淡一笑,向站在一边的蓝天蔚和傅华封说道:“二位,你们先去应付一下,我随后就去。对了,将李会长他们这些本地缙绅也一同带过去,跟那位‘川南镇守使’见见面,虽说他管不着盐政的事情,可毕竟是这里的军政长官,讲讲交情也是不错的。”
  待蓝天蔚等人走后,田劲夫将攥在手里的一根金条向上抛了抛,小声说道:“总司令啊,这小黄鱼是田振邦给的,说好了,明日拉我去庙里,烧黄纸、斩鸡头,跟我换帖子拜把子,咱也要嗨袍哥了。总司令啊,您看?”
  也难怪田劲夫一副神神秘秘的模样,共和军里严禁官兵与会党保持密切往来,违反军令者轻则关禁闭,重则勒令退役,没有总司令的许可,便是卫队长也得离会党远远的。
  总司令可以重用会党人物,可以跟金照坤、王松廷打成一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总司令会容忍会党向军队渗透。
  这个道理田劲夫懂,他可不想在这上头栽了跟头。
  第223章 功臣与地头蛇
  逐步清除部队里的会党势力,这是总司令给共和军定下的整军目标之一,作为总司令的卫队长,田劲夫当然清楚得很,所以才会老老实实将田振邦拉拢自己的情形向总司令汇报。
  “行啊,长劲了!这么几分钟不见,你就靠着棵大树了。那金条足有五两重吧。田镇守使怎么不跟别人结拜,偏偏要跟你结拜?”
  赵北一副难得糊涂的模样,拿着筷子,将瓷盘里最后一块烤猪肉夹了起来,瞪着田劲夫手里那根金条瞄了瞄。
  “谁让咱姓田,又是总司令的卫队长呢。嘿嘿,不过再粗的树,在总司令面前,那也是棵朽树,三下两下就扳倒了。田振邦要和我结拜为兄弟,还要拉我入袍哥,总司令,我去不去?”田劲夫攥着金条问道。
  “去!当然去。只要你记得你是共和军的军人就行了,田振邦也不过是想拉个外援,咱们就给他个外援,让他安心,免得他再去北边上投名状。”
  “那这金条?”
  赵北将烤肉塞进嘴里,瞥了眼田劲夫,从桌上拿了块丝帕,擦了擦嘴,又看了那金条一眼,说道:“这金条充公,交到警卫营金库,你可以提成……一成。”
  “一成?小气了吧。”田劲夫笑了笑。
  “知足吧!老子每回收了商会的钱,哪一次不是全部交公?哪一次不是你经手?”赵北翻了翻白眼,将那瓷盘和筷子往身旁八仙桌上一撂。
  “走!去和田镇守使他们说说话。”
  赵北带着田劲夫和卫队离开天台,穿过跨院,径直走向前院东厢,老远望见蓝天蔚和傅华封两人站在廊下小声嘀咕着,至于李桐垓、周道刚等当地的缙绅、政客,则在厢房门外走来走去,还不停的搓着手,瞧这架势,绝对不是在与田振邦等人讲交情。
  赵北走了过去,向蓝天蔚问道:“秀豪,刚才请你们来陪客,怎么站在外头?”
  蓝天蔚苦笑道:“被赶出来了呗。幸亏我走在后头,第一个主动退了出来,不然的话,堂堂共和军总参谋长被人一脚踢了出来,这可不象话。”
  傅华封也是一样的无可奈何,抬手指了指厢房那紧闭的门,小声说道:“田镇守使他们几位在里头吵翻了天,我与李会长一起去劝,结果一人挨了一脚,被赶了出来。”
  那帮缙绅也围了上去,趁机落井下石。
  “总司令,这帮人都是袍哥江湖人物,几句话说不拢便喊打喊杀,哪里像革命军的将领?”
  “他们的滥队伍啊,只会祸害地方,还是趁早解散了为妙,不然有违军政府政令之统一。”
  赵北抬起手,示意众人安静,侧耳仔细倾听,但听不到厢房里的任何声音,更觉奇怪,于是说道:“你们跟我进来。”
  说完后退一步,向田劲夫使了个眼色,卫队长心领神会,带着几个卫兵抢上几步赶在前头,将那厢房的门推开,屋里却安静得诡异。
  “哟嗬!几位这是干嘛?快把枪放下,有话好好说。”
  田劲夫站在门口一望,这才明白为什么里头安静得很,原本里头那几位江湖大佬早就停止了打嘴仗,每一个人都是抄枪在手,指着对方的鼻子,眼睛则全神贯注的盯着对方那扣在扳机上的食指,也难怪他们没空说话。
  幸亏赵北早就留了个心眼,所有赴宴的军政要员都不准带卫兵,不然的话,恐怕刚才就能听见枪声了。
  听到卫队长的声音,那屋里几人扭头望去,见卫队长领着全副武装的卫兵正站在门口,他们的身后还站着总司令和一帮同样目瞪口呆的缙绅,显然对他们的举动感到惊讶。
  “诸位,都是革命军人,这么互相拿枪指着同志的鼻子,似乎有些不象话吧。好歹我也是总司令,官阶最高,听我一声劝,把枪都收起来,免得伤了和气。”
  赵北站在门外吆喝了几声,那帮缙绅则赶紧退到一边,免得里头开枪,误伤了平民。
  “听到总司令的命令了?还不快把枪收起来?难道等我动手不成?”田劲夫带着卫兵走进屋去,用身形挡住了屋里那几人的视线。
  “你个龟儿子,要不是总司令在,老子就打你一个透心凉!”屋里传来杨绍南的声音。
  跟着就是田振邦的声音:“别以为你们人多老子就怕,老子手上可是六响左轮,还是双枪!再瞧瞧你们手里都是啥玩意,成都造的‘利川牌’,前膛装弹,那铜帽不知道是哪年造的,打不打得响都不晓得。跟老子抢地盘,你至少得拿杆单响毛丝吧?”
  “田劲夫,好好劝劝几位革命同志,有什么话好好说,何必动枪呢?”
  赵北站在屋外喊道,同时拉着蓝天蔚和傅华封也退到滴水檐一侧。虽然好人做到底,可是说句实在话,他巴不得屋里的人内讧,最好互相开枪打死对方,那样一来,他就能名正言顺的另外换人来协助治理川南了,也更好控制一些,三条腿的蛤蟆难找,可两条腿的人遍地都是,“川南王”听上去不错,可实际上就是他赵北的代理人,换谁都能当。
  由于要首先顾着湖北,现在共和军没有足够力量弹压川南,所以扶植一个代理人协助统治川南是很必要的,何况四川会党众多,用四川本地人弹压地面更方便一些。
  而且此举可以向其他的地方实力派传达一个信号:投靠总司令,肯定是有好处的,所以,大家都去投奔总司令吧,做总司令的代理人。
  至于这个代理人可以统治到什么时候,那得看全国局势发展。田振邦并不是一个最理想的川南代理人,他的势力过于强盛了,他是袍哥中的大人物,又与旧军巡防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控制不好的话,有尾大不掉的可能,而这,也正是赵北为什么巴望他们几人内讧的主要原因,借刀杀人才是妙计。
  不过屋里的人显然不打算现在就内讧,而且田劲夫没能正确领会总司令的用意,所以卫兵们很轻松的就将几人的手枪收缴了,田劲夫提着枪走出厢房,将枪亮了亮,说道:“诸位,可以进去了。”
  “这个笨蛋!这是故意的,想叫我放他去作战部队呢。跟着我做保镖有什么不好?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还时不时有人送金条拉拢,这种优差打着灯笼都难找啊。”
  赵北腹诽几句,只能暂时放下借刀杀人的念头,带着众人走进厢房,却见屋里四人脸色铁青的坐在东西两侧,田振邦和王子骧坐在东侧,杨绍南和周鸿勋坐在西侧,隐隐便是两个阵营的架势。
  田振邦是总司令举荐的“川南镇守使”,王子骧是荣县的土霸王,杨绍南是威远的地头蛇,周鸿勋则是邛州的民军首领,都是正儿八经刀口上舔血过活的好汉,反清革命是一把好手,打架斗殴也是一把好手,要想让他们平心静气的待在一间屋里说话,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他们还有着根本的利益纷争。
  除了这几位之外,仁寿的秦省三、威远的甘东山也是地方上的实力派,只不过他们两位均没有赶来参加宴会,就连“盐政善后会议”也没参加,至于为什么没来,赵北也只能猜测是他们担心被黑吃黑,更怕被共和军就近收拾了。
  这简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在可恨!所以啊,这川南的地盘恐怕就没那两人什么份儿了,说不好,将来田镇守使出兵剿灭的第一批“土匪”就是那两位。
  但既然有人来了,那么就是给自己面子,无论如何,这个人情是得还的,赵北决定还是尽量为这四个地头蛇调解调解,分配一下利益,主持一下公道,总不能叫人空手而归,如果没有利益可得,谁会提着脑袋造反?总司令不给好处,难道北方的那位袁大总统就不会给他们好处?
  乱世豪杰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有枪有兵,就能在这个时代混得风生水起,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利益面前都不必装清高。
  “几位,刚才是何事争吵?”
  赵北明知故问,在卫兵的簇拥下大大咧咧坐了上首,问了一句之后,接过杯茶,细细品了一口。
  “他们两个龟儿子不地道,硬说自己是光复富荣场的功臣,要驻军荣县!”
  王子骧首先说话,一上来就骂了周鸿勋个狗血淋头。
  “姓周的,你是邛州来的客军,比共和军还晚到两天,凭什么说是光复功臣?当初要不是共和军杀来,你还在巡防营里吃鞑子的皇粮哩!你个龟儿子,就是聋子吹唢呐瞎吹!”
  听了这话,赵北才明白为何王子骧跟田振邦坐到一块去了,感情是他怕荣县地盘被人抢了,所以拉了田振邦做靠山,只是却不知道田振邦答应不答应,毕竟,荣县虽不是田振邦的辖区,但却属于嘉定府管辖,紧挨着田振邦的叙州府,那也是老虎嘴边的肥肉,鼻子闻着,心里馋着,那嘉定府当初也是赵北答应赏给田振邦的地盘,只不过因为田振邦的一个犹豫,四府一厅就变成了三府一厅,田镇守使当然不痛快。
  王子骧跳出来挑衅,周鸿勋自然不会甘心挨骂,立刻反唇相讥:“你个龟儿子才是瞎吹!共和军杀来的时候,你还在山寨上躲着清兵,听到富顺光复的消息,才忙不迭带着人往荣县赶,结果进不了城,只好再跑富顺,若不是我路远,我比你还先到富顺哩!”
  两人很快再次对骂起来,听了几句之后,赵北暗暗好笑,这种你争我夺的局面倒是非常有利于他分化瓦解,川南只是暂时交给这帮地头蛇管理,等共和军腾出手来,这川南的三府一厅还是要直接管辖的,独立王国是绝对不能长期存在的,赵北也绝不会容忍。
  “够了!”
  赵北将茶盏往身边的方桌上一撂,只喊了一句便将争论摁了下去,抬起头扫了眼在座四人,冷冷说道:“什么你的地盘、我的地盘?不都是共和中华的地盘?大家参加革命,难道是为了抢地盘吗?你们以后千万别在外头吵,叫人家听见,当心被人看扁了!好歹诸位都是建设共和的功臣,不能让这‘功臣’两个字变了味啊。王统领,周统领,你们不都是同盟会的人么?怎么也搞窝里斗?”
  “那是,那是。总司令说得是,诸位都是革命健将,如今革命已成,都是自己人了,没必要分什么彼此,而且战事已了,养那么多军队也没什么意思,还是早些遣归故里的好,至于遣散经费,富荣场的百姓绅民也是可以报效一二的。”
  富顺商会会长李桐垓忙不迭的附和,其他缙绅也都是同样心思。
  众人的心思很好理解,他们生怕这几个地头蛇在富顺开仗,糜烂了地方。前些日子是靠着共和军的力量才制止了一场迫在眉睫的内讧,富顺商民都不愿看到那些“滥队伍”再从河对岸开过来,巴不得总司令借此机会将其强行遣散,百姓才懒得管你是光复会还是同盟会呢。
  没错,这几位都是革命功臣,共和功臣,可是,功臣不正是用来遗忘的么?
  只有先将功臣遗忘,才能安心的实业救国啊。
  第224章 防区与独立师
  这富顺县的缙绅耆老主张将这些地头蛇的部队全部解散,但是总司令却另有打算。
  赵北看了眼李桐垓,淡淡一笑,说道:“李会长此言不妥。如今革命虽部分成功,仗是不打了,但社会尚未安定,地方土匪肆虐,川南盐都深受其害,与其将来临时招募防军、团练,不如就近改编民军,反正都是绥靖地方,军费也不会多要一分。”
  绥靖地方、弹压地面?不是有那些刚刚接受过改编的前清巡防营么?难道总司令想将他们调往别处驻防?
  李桐垓有些不解,其他人也多半困惑不已,不知道总司令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只有坐在李桐垓身边的周道刚似乎看出了些门道,于是附和道:“总司令所言甚是,民军弹压地方较为合适。只是不知如何安排诸军驻防?那些清军的巡防营又该如何安排?”
  “川南的这两万清军部队虽然名义上是巡防营,但是素质参差不齐,有的部队根本就是团练整编而来,装备洋枪就算是精锐部队了,而且部队里许多兵丁都是外地人,不愿在此久驻。前几日柏师长他们从这些清军部队里调出了一万人组建了一个步兵师,这个部队编入共和军序列,将来是要征战四方的,至于那些淘汰下来的兵丁,有的人选择回乡务农,有的人加入了农垦团,将来要随着部队开往川西藏边,所以啊,这弹压川南的任务只能着落在田镇守使他们四位身上。义仁,拿地图来。”
  见总司令下令,田劲夫急忙从一名卫兵手里接过只皮包,从里头拿出一张地图,在桌上铺开,又将那张八仙桌移到屋子正中位置。
  赵北走到桌旁,抬手指了指地图,说道:“川南地方辽阔,山高路远,共和军兵力不足,不可能哪里都驻军,所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