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远东狂人- 第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了秦四虎的感慨,赵北扭头看了眼这个大个子卫兵,笑道:“什么英雄?论英雄,吴佩孚还是谈不上。四虎,人是复杂的,那个吴佩孚固然是钦佩杨准尉的英勇,可这并不防碍他仇视咱们革命军,他是军人,杨准尉也是军人,军人可以尊重军人,但在战场上,对立两派的军人是不可能有什么私人友谊的,这就是战争!北洋视我联合阵线为眼中钉,不把我们打倒,他们是不会罢手的,吴佩孚也不会因为杨准尉的英勇表现而在战场上对革命军的官兵有丝毫的仁慈与怜悯,从昨天到今天,那些从前线转运过来的伤员就是证明。
  现在北洋军与我们革命军是敌人,我们之间的这场战争只能有一个胜利者,但绝对不会是北洋军!因为我们革命军中有许多像杨准尉这样的英雄,有他们在,我们革命军必然会不断的迎来胜利,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四虎,只有咱们革命军里才会出现英雄,因为英雄只能出现在胜利者中!”
  秦四虎没想到自己的几句感慨竟让总司令如此长篇大论一番,不由伸了伸舌头,识趣的闭上了嘴,也没敢接过话头。
  见秦四虎闭上了嘴,赵北突然又想起了田劲夫,如果那位田上校在这里的话,他肯定会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像秦四虎这般木讷。
  但是秦四虎闭上了嘴,并不代表赵北也会停止关注这件事,实际上,通过这件事,他意识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此次南北之战,交战双方的军队里有不少军官都是熟人,甚至曾经是朋友,或者干脆就是老师与学生,他们之间的友谊与感情绝不会因为南北之间的分歧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有必要提醒联合阵线一方的军官们,这场南北战争绝不是一场普通的权力之争,这场战争的胜负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对待这场战争,不能以“内战”的眼光去看,而应该以“国战”的眼光去看。
  换句话说,联合阵线必须拿出跟外国军队打仗的全部勇气和斗志,去跟北洋军打仗。
  “四虎,你去电报室叫个电报官来,我要拍发一封致全体革命军将士的电报。”
  赵北想到这里,正打算就此问题做做文章,但还没等秦四虎挪步,就听见一声汽笛,然后又是一声汽笛,一长一短,这表示这是一列南行的普通军列。
  等军列进了火车站,只稍作停留,补充了煤水之后,又拉响了汽笛,那空空如也的车厢表明,它是返回武汉拉军火的,但是它绝不会就这么拉着空车厢返回武汉,汽笛一响,那些已经处理过伤口的重伤员纷纷被抬上火车,跟着火车一起返回武汉。
  不过,这趟军列虽然是空着车南下的,但是它的守车里倒是有那么十几个乘客,火车到站后他们就下了车,男男女女,大多穿着学生服,领头的却是一名军官,这军官赵北倒也认识,却是吴禄贞的一名副官。
  “白朗?你怎么跑到武胜关了?吴禄贞派你来办事的?”赵北老远望见那副官,于是派了个卫兵将他带到跟前。
  白朗立正敬礼,说道:“报告总司令!此次到武胜关,职部是奉命前来,不过却不是奉了吴长官的命令,而是奉了田长官的命令。”
  “田长官的命令?哪个田长官能命令你?该不会是田劲夫吧?”
  赵北有些奇怪,向跟在白朗身后的那十几名青年男女望去。
  由于在结交外部势力的事情上犯了总司令的忌,吴禄贞被赵北暂时晾了起来,前段日子一直处于赋闲状态,就连宪兵的事情也交给别人接管了,只是奉命埋首写书,写一本关于中国东北地区现状的书,在蓝天蔚的提醒和暗示下,吴禄贞意识到了自己被总司令晾到一边的真正原因,于是也痛改“前非”,与同盟会方面彻底断绝了联系,也与熊成基断绝了来往,如此一来,总算是解除了总司令的误会,此次南北实力派豫南决战,赵北特意将他从武汉调到信阳,协助蓝天蔚指挥作战,虽然没有什么明确的职务任命,仅仅只是让他在前敌指挥部“效力”,不过吴禄贞显然认识到这是重新赢得总司令信任的机会,所以这也是全心全意的为总司令效力。
  白朗是吴禄贞的副官,很早就跟随左右,算是他的亲信,一般来讲,吴禄贞不会让白朗给别的军官办事,除非这个军官地位特殊。
  “正是田劲夫田长官下达的命令。他命我将这些学生从信阳带回来,交给总司令。这些人都是武汉‘学生志愿团’的成员,田长官在信阳找到他们,就派职部送他们过来了。”
  白朗的话证实了赵北的推测,这个白朗确实是田劲夫派到武胜关的,显然,田劲夫仍然记得当初他的那个命令。
  “总司令,这些学生里有个女学生叫韩翠旖,田长官特意吩咐过,一定要把她亲自送到总司令面前。那不,躲在最边上的那个丫头就是韩翠旖。田长官说了,当初总司令没有说过直接把韩翠旖送回武汉去,所以,他自作主张,就把韩翠旖送到武胜关了,顺便叫她的同学陪同,免得别人误会。”
  白朗在赵北耳边小声嘀咕几句,抬手一指。
  赵北顺着白朗的手指望去,看见一位个头高挑的少女,正站在站台的边上,手拉着另一个女学生的手,正嘀嘀咕咕的说话,不过那眼神却向总司令这边瞄了一下,然后迅速红着俏脸挪了回去,模样倒是可人。
  赵北以前倒是见过这翠旖姑娘一面,不过那次过于仓促,未能瞧见正面,现在再次看见,终于瞧见了正面,正如当时那蒋方震所形容的,“翠微旖旎”。
  第325章 新女性与追星族
  上次见面,赵北是在汉阳兵工厂的正门上邂逅的翠旖姑娘,只是未能看清正面,而这一次,两人再次相见,这翠旖姑娘那“翠微旖旎”的秀色算是尽收眼底了。
  这一次这翠旖姑娘的打扮与上次见面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上身一件短褂,下身一件百摺裙,一双天足大大方方,穿着双单扣布鞋,头发还是梳着马尾辫,只是辫子根上多了几根头绳。
  看到头绳,赵北突然想起了刘嫂交给田劲夫的那根金钗,却不知道田劲夫是否已将那根金钗转交到翠旖姑娘手里。
  总司令在饱览眼前这“翠微旖旎”的秀色,浑然不觉跟前这十几个青年学生也在一睹总司令英姿。
  “您是总司令赵振华吧?”一个青年学生问了一声。
  “不对。应该是委员长才对。”另一个青年学生纠正道。
  赵北回过神,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就看到那群学生涌了上来,将他围住,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在哀求总司令放他们回前线,有的则要求留在武胜关照顾伤兵,就是没有一个人要求回武汉。
  “前线枪林弹雨,太过危险,你们都还是学生,完成学业是你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所以啊,这信阳前线你们就别回去了,如果你们不打算回武汉上学的话,那么,就留在武胜关,在军医院里照顾革命军的伤兵,或者到乡下去宣传卫生防疫知识。”
  赵北抬了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总司令这话一说,在场的男学生们顿时欢呼雀跃,捋起袖子就跟着一名卫兵去了后方总军医院,只有那几个女学生红着脸赖在站台上,没敢往军医院走。
  “你们么,还是回武汉吧。女孩子家,有诸多不便。”赵北梗着脖子哼哼道。
  “我们不走!我们要留在武胜关!革命了,共和了,讲究新文化,讲究男女平等,总司令这样说,是歧视新女性!我们都是新时代的新女性,虽然我们不能伺候伤兵,可是我们能唱能跳,可以给伤兵们唱歌跳舞!在信阳的时候,我们跟着政宣委的宣传队学过文明戏,也学过文明舞!”
  一个胖胖的女孩不服气的顶撞着总司令,并把站在她身边的翠旖姑娘推到前头。
  “巧儿就是我们‘学生志愿团巾帼文艺队’的队长,她的歌唱得可好听了,伤兵们听了,这伤口好得也快些,而且,她的文明舞也跳得很好。”
  赵北看了翠旖姑娘一眼,见她那张俏脸已红得如同番茄一般。
  “巧儿?翠旖?……翠旖会唱歌?还会跳舞?我以前怎么没听人说过?她还是你们文艺队的队长?我有些不信啊,她脸皮这么薄,怎么可能上台表演呢?”
  赵北故作愕然,不过他确实是第一次知道翠旖姑娘的小名。
  “咦?怎么总司令认识翠旖么?……怪了,以前翠旖上台唱歌,可从来没有脸红过啊。”
  “翠旖,你什么时候认识总司令的?怎么从来没有跟我们提起过呢?”
  “对呀!翠旖,你快说,不然,我就问总司令。”
  “你要不说,我们就回武汉,不跟你留在这里了!”
  见总司令喊出了翠旖的名字,另外几个女学生顿时唧唧喳喳嚷了起来,翠旖姑娘的脖子都快红了,垂着头,那模样,似乎是恨不得找个地缝躲进去。
  “好了,好了!翠旖是兵工厂刘督办的外甥女,这兵工厂事关革命前途,国家前途,我常去兵工厂,认识翠旖又有什么可奇怪的?翠旖勤快,常去兵工厂给刘督办送饭,我就是这么认识她的。”
  见此情景,赵北只好出来英雄救美,不过眼前这一幕倒是让他想起了穿越之前的那个时代,也只有在那个时代,女性才敢如此肆无忌惮的在男人面前唧唧喳喳。
  这就是新时代的新气象啊,没有新时代就没有新女性。
  总司令的解围很有效,那些女学生立刻停止了刨根问底。
  “既然你们想为伤兵们表演歌舞,那么就留下吧。我命人给你们清理一间集体宿舍,再弄些床铺,你们先休息两天,然后再扛起那块‘巾帼文艺队’的招牌吧。”
  赵北一本正经的做出安排,手一挥,一名卫兵便领着这些唧唧喳喳的新女性离开了站台,至于那位翠旖姑娘,也垂着头拉着同伴的手跟着去了,只有那个胖胖的女学生因为鞋带松了,不得不停在一边系鞋带。
  “这位女同学,‘巧儿’可是翠旖姑娘的小名?”赵北走了过去,蹲下问道。
  “咦?总司令难道不知道么?”
  那女学生眨了眨眼,好奇的望了赵北一眼,眼珠子一转,然后狡黠的一笑,小声说道:“看来总司令不知道的事情很多哦,你肯定也不知道,巧儿可是对总司令很仰慕哦。”
  说完,又挤了挤眼,“咯咯”的轻笑几声,然后站起身,一溜烟的跑了。
  赵北也站了起来,用手摸了摸下巴,嘀嘀咕咕:“仰慕我?……这倒不难理解,现在仰慕我的人可不少,好歹咱也是革命先锋、共和功臣,追星族也是有那么一批的。……不过,他们既然仰慕我,为什么不找我签名呢?难道这年头没有‘追星族’?好歹咱也算个革命明星么。”
  就在总司令沉浸在自我陶醉中的时候,冷不妨身边炸起一声吼叫。
  “报告总司令!电报官已到!”
  扭头一看,正是秦四虎,身边还站着一名电报室的军官。
  那电报官手里拿着一封电报抄稿,走前一步,呈上,并立正敬礼。
  “报告总司令!刚收到的武汉密电。”
  赵北在电报上扫了几眼,却是淡淡一笑,说道:“这个姜老锅倒还真是个做买卖的料,这讨价还价的本事不比商人差,当初咋就去从军了呢?”
  这封由武汉转拍过来的电报实际上是由安徽北部凤阳电报局拍发的,发报人是共和军派去的特使胡瑛,至于电报的内容么,也很简单,现在安徽镇守使姜桂题想从总司令这里拿到更多的好处,但是姜桂题狮子大开口,提的条件太多,胡瑛做不了主,只能拍电报回武汉,向总司令禀报,请总司令定夺。
  姜桂题确实有些贪心,他给胡瑛提出的价码很高,不仅要求担任安徽都督一职,而且还想分润湖北、四川的矿业,尤其是铁矿、盐矿,而且他还说了,这个条件仅仅只是让他“按兵不动”的条件,如果想让他完全倒向联合阵线一边,并进攻北洋军的话,那么,这个条件还必须提高,至于到底是什么条件,这姜老锅还在跟他的幕僚们商议。
  在电报里,胡瑛显得有些急噪,因为凤阳的说客现在不仅有共和军派过去的,而且北洋军也派了一个说客过去,那人叫徐树铮,也是带着不少好处去拜见姜桂题的,袁世凯已经任命姜桂题做了安徽都督,但是姜桂题不满意,他还想得到更多的好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甚至专门安排胡瑛与徐树铮见了面,让他们都明白,现在他姜老锅姜老帅就是“奇货可居”,到底卖给谁,那得看谁出的价钱高。
  对于姜桂题这种墙头草,赵北一向不怎么理会,说到底,现在靠的是实力,即使是做墙头草,也必须倚仗实力,但是以目前姜桂题的实力,他还无法与共和军抗衡,赵北之所以派人去拉拢他,主要是为了解除武汉方向的后顾之忧。
  为了在京汉线上拦住南下的北洋军,赵北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湖北、湖南的大量部队都调到了河南,连革命卫队也抽走了许多部队,现在的湖北,尤其是鄂东一带,防卫非常空虚,如果姜桂题的毅军向湖北东部挺进的话,确实比较麻烦,考虑到这一点,赵北决定先派人去稳住姜桂题,拖延他的进军脚步,等解决了信阳方向的北洋军后,再回头收拾这个安徽的土皇帝。
  换句话说,赵北之所以派胡瑛去凤阳当说客,只是一个障眼法,无论姜桂题这次是否倒向联合阵线,都不会影响总司令的整体战略布局,打垮了北洋集团后,这些地方实力派就是总司令“卸磨杀驴”里的那头驴。
  “回电,告诉胡瑛,无论如何要稳住姜桂题,现在姜桂题提的条件过高,我需要与联合阵线庶务委员会开会商议,过几天再答复他。”
  赵北很快拿定了主意,向电报官口述了命令。
  此次派胡瑛去凤阳,赵北并没有向他说明此行的“障眼法”意义,所以,胡瑛并不清楚总司令的真实想法,仍以为总司令是真的打算将姜桂题拉拢过来,这说客当得也是尽心尽力。
  那电报官拟完电稿,交赵北批阅之后,便转身离去。
  秦四虎问道:“总司令,刚才你想拍的不是这封电报吧?”
  赵北点了点头,说道:“我原打算拍一封‘告联合阵线全体将士书’的,但是现在尚未拟好稿,等晚些时候再说。”
  “姜桂题如果真的派兵攻打湖北,咱们是不是从北边调些部队回来?”一直沉默不语的白朗插了句嘴。
  “不!为了豫南战役,我已谋划了很多天,此战绝对不能分心!河南的部队一个也不能调回湖北,他们必须完成信阳作战方案,将北洋军南进主力歼灭于豫南!只要豫南方向我军取得决定性胜利,那么,无论是姜桂题,还是赵倜,他们都将俯首称臣,到了那时候,就是他们派说客来找我,而不是我派说客去找他们了。”
  赵北扭头向北方望去,看着那湛蓝的天空,心潮起伏。
  “姜桂题、赵倜那些人,不过就是这个时代的跳梁小丑而已,这个时代是英雄的时代,他们不是英雄,英雄在武胜关,英雄在信阳!”
  第326章 蓝墙(上)
  风从东边吹了过来,空气变得清新起来,那弥漫在空气里的硝烟味淡了许多,而那些遮蔽光线的烟尘也消散了,刺眼的阳光投射到地面,将那大大小小的弹坑同时交织在阴影与反光中,使弹坑显出一种光怪陆离的色彩,焦黑的是泥土,暗红的是鲜血。
  密密麻麻的弹坑中,要想区分哪里是战壕哪里是防炮掩体已不是很容易,在敌我双方那同样猛烈的炮火下,交战双方的士兵们都在想尽办法加强自己所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