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远东狂人- 第7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第一次,如果成功,等于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开发上前进了一大步,以中国目前的国力,我认为最稳妥的方法是稳步前进,先搞出核能发电站,然后利用核能发电站的研究完善关于原子能的认识,之后,原子弹的制造就是水到渠成了。”
  “不行!我们时间不多了,世界越来越不太平,为了国防安全,为了国民利益,必须尽快完成原子弹的设计和制造,这就是中枢的原则,不能动摇,至于核能发电站,反而不是目前最急迫的,现在各地在搞基础建设,水电站和火电站是重点,电能现在倒是足够使用的。何平,袁紫,你们的才能,我是坚信不疑的,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在中枢需要的时候拿出原子弹。”
  赵北一番话,明确了他的决心,也明确了技术专家们的前进方向,不过说句实话,能不能在五年之内造出原子弹,赵北自己也有些信心不足,毕竟,考虑到“历史上”的美国也是在二战快结束的时候才完成原子弹的制造,那么以目前中国的国力和科技水平,能否在限定的时间内拿出原子弹,这确实不好说,中国这些年经济和国力都在迅速发展,可是历史的欠帐太多,准确的讲,这个国家的科技现代化实际上是在赵北掌权之后才真正开始的,而科技人才的积累到今天,也不过才二三十年,与科技先进国家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空中楼阁是不存在的,何平说得未必没有道理,稳步前进是最稳妥的方法,可是赵北却等不起,也不敢等,只好赶鸭子上架了。
  见何平似乎还想在这个问题上与总统先生进行一番讨论,深知他的性格的袁紫急忙制止了他,然后笑着问了赵北一个问题。
  “总统先生,火箭基地那边,您为火箭工程起了代号,那么,我们的这个原子弹工程,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个响亮的代号呢?整天讲‘苍穹乙小组’,不仅拗口,而且没有气势。”
  “哈哈。你不问,我也会提这个话题的。其实,你们的这个工程我已想好了正式的研发代号,本来是想在铀提纯工作开始之后再正式命名的,不过既然你现在问起,那么我现在就告诉你好了,你们的这个原子弹工程,就叫作‘通古斯计划’。”
  “通古斯计划?怎么听起来有些耳熟?”
  何平眨了眨眼,然后看了看妻子,却见妻子连连点头。
  “这个名字不错。何平啊,你还记得西伯利亚通古斯大爆炸么?当年,报纸上可是做过长篇累牍的报道的,记录片我们也看过。”袁紫问何平。
  何平这才明白为什么这个“通古斯计划”听上去那么耳熟,于是点了点头,说道:“公元1908年,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爆炸,爆炸的冲击波摧毁了当地数十平方公里的森林,所引起的空气震动就连伦敦的气象台也记录到了,只是爆炸原因却是至今不明。”
  “是啊,所以,才将你们的原子弹研制工程称为‘通古斯计划’么,根据你们的计算,这个原子弹的毁灭威力是非常惊人的,或许,也只有通古斯地区的那场大爆炸可以相比。”
  赵北笑了笑,并没有深入解释。他是在1908年穿越到这个时空位面的,而通古斯大爆炸也发生在1908年,虽然两者相距数月,但是如此有趣的巧合,还是让赵北时常为之感慨,所以,他曾经在1920年向通古斯地区派遣过一支规模庞大的科学考察队,在军队的保护下,这支科学考察队深入劫后余生的通古斯地区,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考察,搜集了大量标本,取得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赵北惊叹于照片和电影所拍摄的那些大爆炸所留下的痕迹,也正因此,他特意将他的这个原子弹发展计划命名为“通古斯计划”。
  这时,一名副官走到他身边,小声说道:“总统先生,外头的风沙已经停歇了,火箭基地那边说,现在已可以进行火箭实验的准备工作,就等总统下达命令了。”
  赵北点了点头,站起身,与何平、袁紫握手道别。
  “两位,原子弹的事情,就拜托两位了,等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沙漠深处炸响,你们的名字必将载入史册。”
  勉励一番,然后告辞,赵北带着随从离开了这处工程基地,随即登上内燃机动力的铁道机车,赶回了火箭实验基地,而此时,已是中午,赵北没有急着下达火箭发射命令,而是先与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人员与主管官员共进午餐,并在午餐结束之后请他们看了一场电影,直到下午两点钟,赵北才正式向基地方面下达了开始火箭发射实验的命令。
  按照实验计划,今天的火箭发射将只发射一枚火箭,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几天之后,另一枚火箭将装上实战用的战斗部进行实战发射,那时候的火箭就是真正的战术导弹了。
  第1055章 雷鸣
  赵北千里迢迢跑到这沙漠戈壁,就是来观摩火箭发射实验的,因此,在命令下达之后,他就立即赶往火箭发射场,与蓝天蔚、蒋方震等人一同站在观察地堡里,举着望远镜,向发射场那边眺望,并通过通讯设备时刻监听着从发射指挥室里传来的声音。
  “火箭已抵达发射场,准备起竖作业!”
  “起竖作业准备!”
  “检测内部电路!”
  “内部电路检测开始!”
  “检测外部电路!”
  “外部电路检测开始!”
  “起竖完成,电路工作正常,准备加注燃料!”
  “燃料加注准备!”
  “燃料加注完成!所有人员撤离发射架,进入安全地堡!”
  “撤离完成!”
  “通知测控站和靶场方面,我方火箭发射已准备就绪。”
  “火箭发射准备就绪!”
  随着指挥室里发射指令的逐步发布,在发射架附近的导弹兵按部就班的完成了所有发射前的准备工作,之后,现场迅速清空,只剩下那枚高高的火箭孤零零的竖在那里。
  从望远镜里,赵北好象找到了一点熟悉的感觉,实际上,等待发射的这枚“弓箭一号”火箭在外型上与德国在二战后期发展的V2导弹非常相似,而在当初火箭设计方案最终定稿时,也正是赵北亲自确定的火箭外型,那是他从一摞造型古怪的草稿里专门挑选出来的,既然历史已经证明德国V2导弹的实用性,那么,赵北就认为选这种外型可能是最稳妥的。
  “弓箭一号”火箭不仅比V2导弹更长,直径也更粗,有效载荷更大,燃料更多,因此射程也应该更远,而根据设计师们的计算,这种火箭可以轻松打到四百公里之外的地方。
  靶场就是四百公里之外的沙漠腹地,考虑到火箭坠落地点的圆概率误差可以会很大,所以,在靶场待命的官兵和技术人员不仅都待在装甲车里,而且还装备了直升机。
  “请总统下达发射命令。”
  蓝天蔚从副官手里接过那只话筒,递到赵北眼前。
  赵北接过话筒,只简单的说了一句话。
  “我在地堡里,你们可以发射火箭了。”
  然后,墙上的那只扩音器里就传来了火箭发射倒计时的声音。
  “火箭准备发射,十秒准备!十、九、八、七、六……”
  这种倒计时的方式是赵北特别要求的,这种方法确实有效,它可以集中现场人员的注意力。
  “……五、四、三、二、一,点火!”
  一声令下,然后是刹那间的寂静,这段时间仿佛很长,但是也仿佛很短,然后,赵北就在望远镜的镜头里看到了那枚火箭从底部爆出一股黑烟,接着就是一股火焰喷射而出,随即迅速向地面蔓延开去,整个发射台一片烟火翻滚。
  “轰”
  片刻之后,巨大的轰鸣声从发射现场传到地堡里,与此同时,那枚火箭终于腾空而起,带着烈火直冲九宵,在那灰蒙蒙的天空中迅速拉出一道长长的白烟,然后消失在人们视线之外,只留下一片欢腾。
  “发射成功!发射成功!”
  发射指挥室里,那名指挥员完全无法压抑内心的激动,扯着嗓子在话筒前喊叫着,而其他人也都欢呼起来,这也是为什么赵北不愿意呆在发射指挥室里,他不希望因为他的原因而压抑住技术人员们的情绪释放,此刻,现场的每一个技术人员都可以从火箭发射成功的兴奋中尽情的宣泄他们的情绪。
  “很好,现场人员记功一次。告诉他们,我要接见他们。”
  赵北的心情也很激动,但是却不像其他人那么外露,只是很平静的向站在身边的一名副官下达了命令。
  “现在火箭已发射,就等靶场那边传来消息了。”
  蓝天蔚放下望远镜,看了眼蒋方震。
  众人抬头去望墙上的挂钟,感觉那时间走得很慢,没有人说话,但是可以听见某些人那急促的呼吸声。
  终于,扩音器里传来了指挥室的声音。
  “靶场报告!火箭准确坠落预定区域,初步目测,圆概率误差五千公尺!”
  人们欢呼的声音更响了,确实值得欢呼,以前技术人员计算的圆概率误差是一万公尺,可是现在的数据表明,火箭的精度比人们预想的要高得多。
  “很好。‘弓箭一号’性能非常好,以后,它的导弹型号就命名为‘雷鸣’。明天,‘雷鸣’导弹正式开始进入实验阶段,尽快进行实弹射击,我将在这里多住几日,希望能够参加导弹实弹射击实验。嗯,圆概率误差五千公尺,导弹的命中精度还是有些过低,还需再接再厉。”
  赵北更平静了,确实,这个误差还是太大了,相比二十一世纪那些战略导弹几十公尺、十几公尺的误差,“弓箭一号”还是太“粗糙”了。
  不过“粗糙”归粗糙,毕竟火箭不仅顺利发射了,而且还准确的坠落在了预定坠落区,这本身就是巨大的胜利,足以让人为之喝彩。
  火箭实验,或者说“准导弹”实验成功,赵北心情大好,趁着兴致高涨,决定在基地多住几天,以便参加那枚运载战斗部弹头的真正的“雷鸣”战术导弹实弹射击实验,不过考虑到他最近的工作安排日程比较满,所以他也希望基地方面能够尽快完成战斗部的安装和测试。
  看到总统先生兴致高涨,基地主管官员决定趁热打铁,在火箭实验结束之后,邀请总统前往另一处实验靶场,观看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式武器实弹射击表演。
  当士兵们拖着那门模样古怪的“大炮”进入炮位之后,赵北立刻意识到基地方面准备向他展示什么武器了,其实,这种“大炮”就是总参谋部武器发展秘密方案中的那种多管火箭炮,研发代号“冰雹”。
  这是一种步兵用轻型火力支援武器,是火箭研制基地的另一项重要武器发展项目,但是与“弓箭一号”火箭不同,这种火箭炮是一种小型火箭,而且不使用液体燃料,而使用固体燃料,这种固体燃料是当年美国技术专家戈达德的另一项发明,虽然因为燃烧时间短、推力不足,无法用于远程火箭,但是用于“冰雹”非常合适,利用这种固体火箭燃料,“冰雹”发射的火箭弹可以飞到七千五百公尺之外,这个射程已经超过了中口径迫击炮的最远射程,而在火力密集度上更是远胜迫击炮,所以,一旦“冰雹”火箭炮开始装备部队,部队的前线火力支援密度将大大加强。
  “冰雹”轻型火箭炮的主体结构由发射架、发射管、车轮组成,一共拥有二十四根发射管,每一根发射管都可以拆卸,整个发射架和车轮也可以很方便的拆卸,这样一来,这种火箭炮就能很轻松的由步兵携带翻山越岭,而这种火箭炮所使用的火箭弹也很轻,每颗直径一百零五毫米,在威力和重量之间寻求最佳平衡,以保证每名步兵都可以在行军中携带一颗火箭弹,这同样适合山地作战,用于平原机动或作战时,这种轻型火箭炮可以由轻型军用车辆拖曳,能够跟上摩托化行军纵队。
  这种“冰雹”火箭炮的设计思想直接来源于赵北,而他的灵感则来源于后世,他再次轻易的剽窃了后人的发明,而且再次取得了成功。
  火箭炮的射击非常成功,仅仅一门样炮,就在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内将二十四颗火箭弹投射到了数千公尺之外,将目标覆盖在一片硝烟弹雨中,足以让军人为之叹服。
  “这火力,至少相当于一个炮兵连。”
  “一门炮就能有这么猛烈的打击火力,如果多门集群射击,可以取得更好的火力优势。”
  蓝天蔚和蒋方震很快就对这种新式大炮上了心,过去,他们一直沉醉于“弓箭一号”这样的远射程火箭,但是现在,他们突然发现,相比那种误差超过五千公尺的“战术导弹”,还是眼前这种短射程的火箭弹更有魅力,一线部队更需要的是这种武器。
  “可以列入装备计划了。”
  蓝天蔚向赵北望了过去,而这时,赵北还没放下望远镜。
  “我建议立即列入装备计划。”蒋方震同意蓝天蔚的意见。
  “既然你们都同意,我没有异议,‘冰雹’火箭炮立即投入批量生产。”
  赵北将望远镜递给一名副官,然后做出了决定。
  “要不要送去西班牙战场实验?”
  蓝天蔚问道,这倒不是他多此一问,实际上,现在的西班牙战场已经成为了各国的武器实验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苏联、中国,都将最新研制的轻武器和战斗机、坦克投入西班牙战场,以检验实战性能,其实就在现在的西班牙战场上,中国新研制的几种军用枪械就在那里接受实战的检验,包括那五十架“猎鹰”式战斗机。
  “不!火箭炮属于秘密武器,不到开战,绝不轻易在公众面前露面。部队秘密装备,秘密训练,一旦开战,这种武器将达成最大的突然性,给予敌人最强的精神打击和心理威慑。”
  赵北做出了否定的答复,其实,现在国内的许多新式武器都处于保密状态,虽然已经装备部队,但是都没有在公开场合露过面,比如说使用中间威力子弹的全自动步枪、动力滑翔伞,现在的中国,与德国一样,正在加速武装自己,以迎接一场全面战争。
  为了迎接这场全面战争,赵北已做好了充分准备,“雷鸣”导弹和“冰雹”火箭炮只是这些准备工作的一部分,冰山一角而已,实际上,现在的中国,无论是官方实验室,还是私人的企业,都已被纳入战时工业体系,而且现在就在全力以赴的完成中枢政府为其制订的新式武器和装备研制计划,有的已经完成,有的正在研制,而其中的许多武器和装备都将完全改变战争的面貌,那是全新概念的武器,而“雷鸣”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而已。
  就拿这个“苍穹”基地来讲,现在正在这里研制的不仅有战术导弹和原子弹,而且也有一种被称之为“游弋者”的飞航式火箭,而一旦完成这种飞航式火箭的雷达无线电指令制导系统,那么,这个世界上就将出现一种全新概念的反舰武器,这种武器就是巡航导弹的一个重要分支:反舰导弹。
  与此同时,火箭研制小组也正在按照赵北的要求设计一种雷达引导的防空火箭,一旦研制成功,“防空导弹”将出现在未来的空中战场上。
  按照赵北的“历史经验”,这场全球冲突肯定会爆发,只不过到底由谁来打响这场全球战争的第一枪,目前他还看不清楚,他一度认为这第一枪可能由他打响,但是既然英国选择了退让,那么,这把全球战争的发令枪就再次搁回了世界战略的那张棋盘上,谁会将之捡起来呢?赵北决定拭目以待,而且他也不介意再次将之拿在手里。
  第1056章 走向战争
  对于世界而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