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双人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爱上双人舞-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孩子的父亲不愿承担这个责任,他扮演的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想做母亲 。




答案 :他只准备做男朋友,扮演一个短期的角色。所以,孩子的出现
其实是加快了他俩关系的结束。他是不准备建立家庭的人。
(3)她在男友家里一住就是十天,告诉男友她雇了一个保姆在照看孩
子们。
·u22905X当然知道这是个谎话站不住脚,而且会有严重后果,她说
正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 ?
答案 :她完全处在一种自我催眠的状态,只看到、听到她想看和听的







这话 时

东西。当一个人受到的压力太大而找不到解决办法时,

潜意识往往会启 动

这样的保护机制。如果事情发展下去,她可能会感到自己完全与现实脱
了。三次审讯中她所表现的,说明她的内心正处于这样的状态。
· 她的家庭或成长过程有什么问题 ?
答案 :肯定有,但是因为报道没有提供这方面的资料,尚不清楚。

个案讨论 3: 丈夫绝情




2002 年 9 月 12 日内地的《华复时报》有一篇


“ 新闻大稿 ”,报

道一位 28 岁的少妇因为与丈夫婚姻破裂而跳楼自杀。 一个女人这
放弃自己的生命,令我们叹息。我没有时她不敬的意思,我只希望借用
的个案,让更多人明白在这样的情况中,尚有一些更正确有效的思维和
为模式可为我们所采用。

样轻易 地



女主角在 1997 年与丈夫结婚, 200 年发现丈夫有了情人,同年

8 月

丈夫向法庭申请离婚。不久她遗下幼女和一盘自己拍摄的

VCD 跳楼自杀 。

这篇文章有点煽情,一面倒地把女主角塑造成为受害者,丈夫是加害者。
也许传统的道德观念需要媒体采取这样的立场,但是这并没有给市民带
好的效果 :有着类似情况的人,也是饱受情绪困扰,读到这样的报道,只











第 25 页 共 81 页
使他们更难看到问题解决的可能,而更坚信是伴侣的不对,更加深了自
的无力感。可以说,这一立场会促使更多有同样遭遇的人走向自杀。
如果我们以客观的立场细看文章,就可从字里行间看出真正
在。男方纵有责任,亦不是主要的责任,负最大责任的是女主角本人。









的问题 所


真正看出问题所在,我们必须抛弃一个错误的信念

— 结了婚的两人无论 怎

样都不应分手。法律给人充分的权利去结束一段不成功的婚姻
是因为,感情关系是两人的事,只有一个人在,如何

;离婚。就
“探戈 ”?

文章中这样写道 :“(在 VCD 里面,女主角 )深情地对抱在怀里的女儿
说:‘我是妈妈,知道吗 ?妈妈准备离开你了,只是想留个样子给你,让
知道妈为什么离开你 ……’ 说到这里,她的眼泪就开始止不住地往下
流。 ” 另一段这样写 :“ 她开始把对生活的绝望和对丈夫的控诉留在
上:‘我实在是没有办法接受。我和他结婚五年我都在家里,没有出过门
你看这个家里这么干净,都是我天天在家做家务。我在家里被他打,在
xx( 丈夫的工作地点 )被他打 ……”’




VCD


问题 :如何解释她选择为不爱她的丈夫而死,却不能为她口

口声声说

爱的女儿而活 ?她真的爱她的女儿吗 ?不!对她来说,女儿只不过是一件工
具 :开始时是用来维持两人爱情,后来是用作证明丈夫不好。女主角最终

的人生身份是 “ 失败的妻子 ” ,她本来可以有的身份是

“伟大的母亲 ” 。

证明就是在 VCD 里:妈准备离开你了,只是想留个样子给你,让你知道你
妈妈为什么离开你。 ”VCD 的内容显示,她的行为都不是为了孩子好,而
只是硬把孩子拉进父母之间的矛盾,企图要孩子站在母亲的一边指控父
亲。

所有的婚姻冲突中,双方都有责任,个案中的丈夫亦有他的
是文章的报道不尽中肯,我们不能客观地了解丈夫那边的问题。文章说
主角被丈夫打,无论怎样,打人总是不对。但是,当两人的感情关系已
发展到这个地步,为何不分手 ?为何 不能分手 ?
两个人因情投意合而生活在一起,当情不投意不合时自应分
很自然的也是可以被理解的事。但女主角没有这样做,是因为她以为爱

不是, 只



开,这是


个人 (或者对方也曾经说过爱她 )便有了要求对方这样对待她的权利。这
杀伤力极大的错误信念,使她走上不归路。
她曾经多次尝试服安眠药自杀而被送往医院抢救,但丈夫从来都不
医院探望她 。丈夫这样的行为,已经给她清楚的讯息 :这份感情关系已经
完结了。只是她坚持那个错误信念,不让自己看到这个讯息而已。





明显地,他们两人对 “妻子该怎样 ”有不同的看法。她以为 “ 天天 做

家务,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就是好的妻子,而丈夫也许并没有这样



为。很多婚姻中的冲突就是双方对彼此的角色有不同的定义,而从来没
好好地了解对方的看法,谋求一致的、实际可行的定义。一个很努力做




务的妻子,如果丈夫对她说

:“ 那些事情,只是一个佣人的工作

” ,那个

妻子听了 会感到受了很大的伤害,因为那是对她的信念价值观的冲击。
是,如果她痛哭后好好地想清楚,也许她会愿意找机会和丈夫坐下谈谈,
彼此交流 “ 妻子该怎样 ” 的看法,也许这段婚姻还会有转机。
当一对男女新婚时,对方总有足够的吸引力。婚后,这些吸
少消失,矛盾逐渐呈现,再加上相处中难以相互适应的各种行为习惯,
姻关系便产生危机。加上国人的传统习惯是尽量不讨论不愉快的事,只
维持表面的和谐,因此,婚姻破裂几乎是唯一的结果。





引慢慢 减



女主角的性格是这个悲剧的最大原因。她坚持自已是受害
何代价去证明这点,而在证明的过程中做出很多事去使自己受更多的伤

者,不惜 任






第 26 页 共 81 页
害,同时亦使自己心爱的人蒙受伤害。文章里便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1) 文章说 :“为了弄清楚丈夫的情人是谁,她想从丈夫







手机话费清 单

中找到蛛丝马迹。可是为了得到丈夫的身份证号码,她与丈夫发生了争
在争执中,丈夫在大街上一巴掌将她打得嘴里出血,之后,被激怒的丈
又对她一路追打,把她的背打得乌黑。 ”

执。


·u38382X题 :她凭什么认为有权利这样对丈夫呢

?丈夫的情人并不是问题 的

症结,在两人的关系变坏后,丈夫才会找另一个女人。知道那个女人是

谁,

又能够对事情有什么帮助呢

?文章说她在 VCD 展呈示丈夫的手机话费清单



把丈夫与情人通话记录写了出来。这样做,唯一的动机就是证明丈夫不
自己是受害者 !
(2) 文章说 :“有一次女儿高烧、拉肚子,她打电话给丈夫让他赶快

好,



来带女儿上医院。可是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丈夫连

家也不回就出去应酬。

晚上 9 点过后,她才将丈夫找到,并将病重的女儿送到医院。当医生看
她的女儿时,生气地对她说 :‘ 怎么送来得这么晚,已经中度缺水了


!”’

·u38382X题 :为什么她不送女儿去医院,而必须找到丈夫才送
明丈夫没有心肝,但这个证明需要以女儿的生命安危为代价
从这个个案可以看出,当一个人对爱情和婚姻的信念和价值

?也许是要 证

观有问

题,同时坚持不愿改变时,所造成的痛苦不单只是这个人的,所有有关
人都会深度痛苦。我对那个丈夫没有什么同情,但是平心静气想一想,
你是他,有这样的一个妻子,也许真的只有离婚才能走出这段失败的感
关系,我只可以提出一个预防性建议 :确保不要找一个文章中女主角这样





的对象结婚。这位女 士,拥有婚姻对象三大致命缺点

(详见本书第三部分 )

的全部 :“ 不肯改变 ”、 “托付心态 ” 以及 “ 不愿分享内心的感受 ”。

故事中最值得同情的是那个女儿。父母分手对孩子已经有伤
父母之间发生了这样严重的事件,孩子的内心无法明白和接受,必会造

害了,而


心理障碍。至于那盘 VCD ,一定不要给女儿看。家庭破碎和母亲去世,已
经给她很大的创伤,让她把发生了的事放在背后,往前走向自己未来人
的路,还有一分的机会。让她看母亲的 VCD 是把她强留在过去和创伤里,
使她更无法发挥 人生的力量了,母亲对父亲的指控,女儿是无法接受,
时又无法不接受的,她内心的苦痛可想而知。她不但会在人生里充满无
感,婚姻生活亦会出现很多困难。












第 27 页 共 81 页
第二部分:必须的成长
人需要成长
生活在远古的人类,需要担心生命之安危、食物之获捕,虽
在慌恐之中,但要照顾的事情和因而所需要的能力,与今天相比,其实
少。今天的人类,没有远古人的那些担心,却有千百件事出现在每天的
活中,需要我们去做出选择、决定。文明和科技带来的是高素质的生活,
同时带来取舍时的迷惑、仿徨、痛苦、挣扎,这其中更包括因为每个人
物质生活变得复杂而引起的人际关系问题。相比之下,远古人只需学到
获和逃生的技能,便能成长、独立和建立自己的家庭。而现代的人,往
生理上已经成熟,心理却仍在孩童阶段,没有真正地成长成熟。
心理未曾充分成长的人,也需要结婚生子。这些人做了父母,难以
成熟的方式对待孩子,这样,孩子便更难有充分的成长。










然时刻 处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成长与未曾成长的主要分别在于

:成 长了的人

能够照顾自己、照顾别人

;而未曾成长的人则需要别人

的照 顾。就像森林

里的土著民族一样,孩子从玩耍中学习生存的

技能, 有危险时便躲在成 人

的身后获得庇护,得到父母的照顾。

当孩子成长后,他就需要狩猎和保



自己的孩子。就算在今天的 社会,这个规律仍然存在。当一家人在山里
路时,通常情况下 小孩子会坐下哭泣,而成人则会思考如何脱离困境
然心中慌恐,但仍能安慰孩子。不论男女,到了成年,都需要有同样的
任和能力 :照顾自己、面对挑战和保护家人。
一个人的成长,当然不是转眼间的变化,不能凭父母对孩子说


—虽


“今天

是你的十八岁生日,从今天起你就是成年人了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培养出独立的思考、

”便成长。成长是一个过 程,
决策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 惯,

积累成长的经验,这其中既包

括成功的经验,也包括失败的经验。今天



父母没有给孩子提供 足够的成长过程使太多的孩子在温室里长大,不能
付社会中种种挑战。
岳丈对未来女婿说 :“ 我的女儿自小 便顽皮任性,你需要迁就她。现



在见你对她这么好,我也就放心把她交给你了。

”这不就是把自己的女 儿

交托给女婿吗 ?这个女儿,可能一年后便
会在结婚后便马上成长,很好地教育孩子呢

做妈妈,开始培育下一代,她怎


男孩子的成长过程并没有跟女孩子的有何不同,唯一可能不

同的是 他

必须拍胸脯承担 :“ 岳丈大人,你放心好了,我会好好

地照顾她 ” 。而事

实上,可能他比太太更怕事、更不愿面对挑战,也不愿承担责任。
若你看过拍摄森林土著人生活的纪录片,你会看到成年的土
面对挑战,处理困难。一个在成长中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培养的土著人,


著人怎 样


足够的能力去面对他生活中的需要

—寻找食物、狩猎、避开危险、保护



己和家人。他们会利用大自然赋予的材料,不断尝试,当遇到失败,他
会沮丧一会儿,然后站起来,做下一次的尝试,因为家中的亲人还在等
他把食物带回去。孩子在家中因为肚子饿而吵闹哭泣一一这是他唯一可
做的,直至父亲或母亲把食物带回家。今天社会里,多少成年人在抱怨
闹,而不愿站起来再做尝试 ?这种人无论是在工作生活中,还是在感情关
系中,总是抱怨对方、抱怨其他人、抱怨政府、抱怨社会,甚至抱怨命






运、

抱怨老天,抱怨的总是别人,而自己则充满无力感,
父母回来 ” !

这就是今天的 “等待

大白然并不仁慈。在生物世界里,当一个种族内成年的成员
够的生存能力时,这个种族会面临受到白然界淘汰的危险,这是优胜劣

不具备 足








定律。





第 28 页 共 81 页

然而今天,却有很多父母以为最重要、为家人最应做的事就

是努力 赚

钱,把金钱留给下一代,正是这些想法使孩子在

“ 育婴箱 ”内成长,不 能

面对风雨。但是,没有经历过真正成长过程的孩子,虽然有钱买食物让
已在生理上成长和活下去,但却无法使自己在心理上有同样的成长
无忧,但总是活得不快乐。他们会错误地以为可以用钱去买到这份快乐,
结果就是 “ 富不过三代 ” !
十万年前人类所需的能力,今天没有多大用处。那么,今天


—衣食



的人需 要

些什么能力呢 ?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咨询经验总结出了

“ 健康心理 ”应具

备的 36 项能力。当一个人成年时,拥有这

36 项能力,他将可以在今天 的

人类社会中成功地做到照顾自己、保护家人,而且每天活得成功快乐。

什么是 “健康的心理 ”?
我在 2000 年总结出由 35 项心理素质构成的健康心理的定义,





在香 港

出版的《情绪舒导学》一书中列出。 2003 年初做了轻微修 改,增加了一 项,
共 36 项如下。
这 36 项心理素质,分为 6 大类 :
1。 思想态度 — 最基本的处理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态度
2。 学习提升 — 保持与时共进、乘风驭浪的能力
3。 自我管理 — 有效地照顾自己的人生
4。 人格发展 —有效地为自己进行定位
5。 情绪智能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6。 人际沟通 —有效地与其他人相处

这 36 项心理素质都可以从思想和模式上呈现出来,以下就是
解说 :
1。 思想态度

扼要的

(1) 对所有的人、事、物都抱着 “ 三赢 ” 的态度 :我好、你好、世界 好
(2) 常怀着 “ 我如何能做得更好 ?”的态度
(3) 经常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4) 在困难时能够刻苦坚持
(5) 灵活
(6) 有创意,富于幽默感
2。 学习提升
(7) 对很多的事物都有兴趣
(8) 有效地运用内感官
(9) 想掌握有关的学问和知识
(10) 多问 “为什么 ”和 “如何,,
(11) 不满足于简单答案而想了解更多
(12) 有尝试的勇气,可以付诸行动
3。 自我管理
(13) 自己可以做的不假手他人
(14) 白己想要的自己去争取、创造
(15) 以自己能够照顾自己为荣
(16) 爱护和尊重自己
(17) 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