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氏听得这话打趣道:“夫主这段时日怕是忙糊涂了,这孩子是八月份儿生的,连方先生都记得呢,偏生您就给记混了。”
“八月份?”曹操瞳孔一阵儿紧缩,“八月多少?”
“八月十五,是个月圆的好日子。”
“八月十五……八月十五……”
曹操情不自禁地重复了两遍这孩子的生日,这一日亦是他将献帝奉迎许昌的那一日。就在这一日他的身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本的地方割据变为了官方代言,从此出将入相封侯拜爵走上人生巅峰。
看着睡梦中感知到外界声响蹙起眉头的小五,一股强烈的冲动涌上了曹操的心头。
这个女孩子,怕是上天派来襄助于他的福星罢。
小五此时是真的被坑娃的父母给吵醒了,睁眼一瞧,一个不认识的中年男子正在盯着自己死磕,旁边是她那笑得如花似玉含羞带臊的娘亲,便顺势肯定了这人的身份——阿父曹操。
见到偶像的小五那个激动啊,“啊啊哦哦”地挥舞着两只小胳膊要抱抱。曹操从女儿的眼神之中感知到了女儿对自己的喜欢,别问这么小的孩子表情都做不全的他怎么知道的,这就是男人的直觉!
曹操将小五抱在膝上近距离观测,真是越看越喜欢。瞧瞧这可人的小鼻子,瞧瞧这灵性的黑眼睛,瞧瞧这手舞足蹈的一股子聪明劲儿(?),一看就是个好孩子,随他!
千金难买肉坐垫,况且还是曹操大神的肉坐垫,小五觉得重活这辈子真的值了,半眯着眼睛倚在那儿不动了。
卞氏在曹操目光的“怂恿”下也坐到了榻上来,谁想刚坐稳就听得夫主大人宣告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他跟丁夫人离姻了。
虽然曹操是长话短说,但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是说来话长。
经过惨烈的宛城之战后,曹昂算是彻底地给挂了,而且还是为着保护曹操给挂的。
要说曹操不伤心吧,那肯定不可能,在没有嫡子的状况下,曹昂是他的长子也是他最中意的接班人,曹操对他的偏爱那绝对是非一般的显而易见。可是你要让曹操痛心疾首心灰意冷,镇日无事可做地悼念曹昂那也是不可能的,没了曹昂他还有曹丕曹彰曹均曹植曹x曹xx等n多儿子,而且基本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况且曹操最中意的是什么?事业!没有儿子找个侄子继承又有何妨?只要他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人生抱负就行了!
而不同于曹操的是,丁夫人膝下只抚养了这么一个儿子,就像傅文佩当年对黑豹子说的话,“你有两个女儿,可我只有依萍一个女儿”。因着儿子惨死而导致更年期提前的丁夫人看到曹操还跟个没事儿人一样,每天指挥军务处理朝事顺带跟各路小老婆恩爱,小宇宙便彻底地给爆发了。
曹操自知理亏,对于丁夫人如同火山喷发般的指责数落也是能忍则忍,忍不了就跑到小老婆那里舒缓压力,但是第二日若见了面还是要接着忍。
曹操的耐心本来就不充足,原本指望过一段儿时日老婆就会恢复正常,不想丁夫人不光没有消停迹象反而变本加厉地怨念不断。正巧这时又爆发了袁术那小子在江淮玩花样儿,忙得焦头烂额的曹操对丁夫人的忍耐底线也发生了调整。
终于,量的积累达到了质的变化。在丁夫人又一次豌豆射手一般对着曹操开炮时,曹操忍无可忍把她给送到娘家去了,只是想着两人先静一静别的事情之后再说。
但因着丁夫人是一个极为自尊且较为傲娇的正室夫人,在曹操忙过一阵儿袁术的事情去接她回来的时候,她只是在房中不停织布织布织布并不多看曹操一眼,并且让贴身侍婢告诉曹操自己这辈子不会再做他夫人的想法。
好话说尽的曹操见她如此决绝,并且将离姻所需文书都已备好,知道多说无益便也就直接跟她把婚给离了。
其实上次方先生过来的那次,本来曹操是要跟着一起来的,因为去接丁夫人时出了事情耽搁了,来才让方先生一个人过来看看卞氏和孩子们。
曹操把事情叙述完整之后,突然给卞氏杀了个回马枪:“卞娘以为,夫人之事当为如何?”
咱们家里管家的主母没了,你觉得之后应该怎么办呢?
小五觉得曹操这个问题提得难答极了,如果卞氏说“反正都这样,日子可照过”就是麻木,如果变现出一点欣喜之意便是不厚道,如果一味对着大夫人不舍则是演戏过头,曹操那么聪明的人……后宅之事虽然不插手,但是对人心神马的还是甚为明白的。
没想到卞氏答得却是另一套说辞。
“夫人端庄嘉礼,恭淑大度,不是我们这些人能与之比肩的。夫人虽然操劳忙碌,但待妾身和孩子却是积年如一日的关怀照顾,让妾身和孩子们甚是感激。”
曹操挑了挑眉:“只有这些?”
卞氏柔声道:“不止。夫人虽然离去,但后宅不可一日无主,妾身知道夫主不日便会再行聘娶。妾身不求别的,但求新夫人同丁夫人一般贤惠,待妾身和孩子们好便知足了,其他不敢妄议。”
小五听得这话都想给自家娘亲鼓掌了,谁说卖艺出身没读过书就不懂兵法进退了?这招以退为进可真当是用得赞极了!
夫人走了,我是难过的;我的难过不仅是因为我觉得夫人很好,更重要的是我为了自己的未来和孩子们的前途担忧。
那谁会上位之后会对孩子们好呢?答案自然是呼之欲出了……
曹操的嘴角也翘了起来,这个卞氏,当真也是个妙人呐!
青衿打开帘子对着里面奏报道:“三位公子听得司空大人驾到,已经等在门外了呢。”
曹操对着卞氏大笑出声:“都是你给孤生得好儿子,叫他们都进来!”
第5章
三位小郎不一会儿就组团儿进来了,曹操看着已经长得颇为出挑的三个儿子,心情那可不是一般二般的好。
古时父子久别相逢,问的基本就是学问功课。曹操一边教儿子一边卖弄自个儿学问,最后收获三个包子的一片崇拜叫好,也是父心甚慰了。
眼见着小五在床上自个儿挽得特别欢乐,曹操突然想起一事,便对着卞氏询问道:“这孩子,名字还没取的吧?”
卞氏眉眼含笑:“妾身在文字方面算是顶不中用的,夫主未归,几个小郎年纪也不大,哪里就敢给小五取名字呢?”
曹操对着三个儿子招手:“今儿孤给你们个机会,帮着你们小阿妹想个名字,拿纸把你们的想法下来。也让孤看看这些日子你们的学问道行,是不是真跟自个儿说得那般长进。”
碧铃听得这话忙带着人准备好了笔墨和座位,曹丕若有所思地研墨提笔,曹植则有恃无恐地蹭墨铺纸。只是苦了镇日在院子里调皮捣蛋的曹彰,原本想着若是阿父考功课的话,他就找曹植曹丕各抄一半,不过起名这事儿总不能起得重了,倒是叫他有些头痛到不行。
差不多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曹操便叫儿子们交卷过来。依次铺开后便见得曹丕纸上写得是个“嘉”字,曹彰是个“文”字,而曹植则是个“安”字。
曹操一脸大师相地指着试卷道:“说说吧,你们都是怎么想的。说起来小五算是你们的亲阿妹了,可不能随便弄个字的就糊弄过去。”
曹丕上前一步道:“儿子取得是‘嘉’字。东汉的许慎学士曾著有《说文》一书,文中提及‘嘉,美也’;《周礼》亦有云,‘以嘉视亲万民’、‘以嘉石平罢民’。儿子听方先生说过,阿父喜得一良才,此人姓郭,单名一个嘉字,儿子希望小阿妹似郭先生一般*练达,为阿父的大业多出几分力。且‘嘉’亦有吉祥瑞福的深意,儿子认为此字当不辱了小阿妹其人。”
见得曹操嘴角微微翘起,曹丕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这大抵就是过关了。
说起来他今年也只有十岁啊,阿父您跟我这么大的时候应该没被大父逼着给姑母取名字的吧!少年曹丕感受到了来自这个世界的森森恶意……
曹彰指着那个“文”字期期艾艾道:“儿子……觉得‘文’字很好,文能兴邦……呃……也能成大事……呃……”
正当曹彰有些编不出来的时候,突然想到阿兄曹丕方才那个“郭嘉”的梗儿,忙补上一句:“听得武帝时候有个才名盖世的奇女子,也是《长门赋》的撰写者,就是叫甚么文君的。儿子给小阿妹名字取一个‘文’字,想来小阿妹必定比这名卓姓女子更为出挑才是。”
曹操拈着胡须许久没表情也不说话,曹彰就知道这事儿不好。
果然,下一个瞬间他就听到了自家阿父对自己的训导:“这个‘文’字说起来是个好字,但是用在女子名字当中……若是单字未免单薄。卓文君虽然惊才艳艳,然婚后生活并非圆满,说起来也不算多么好的寓意。还有,那篇《长门赋》是当年陈皇后托文君夫主司马相如所作,哪里就是那女子撰写的了?可见你这些日子功课的确没好好做。”
曹彰低着头黯然退下。
而最后一个上场选手曹植的话就简练多了:“儿子用的是‘安’字,不求别的,只求小阿妹这一生福气绵长,安稳欢愉便可,其他的……再也比不上这个重要了。”
考虑到曹植包子今年只有五岁,曹操觉得有这般学问就已经不错了,所以总结陈词也就说得委婉了些许。
“孤以为‘嘉’字最好,‘安’字次之,‘文’字亦可,你们日后对于学问方面要更为刻苦,求精求实不得懈怠。”
三人恭敬应道:“谨喏。”
卞氏只听得曹操从头到尾都在拷问几个儿子学问,貌似把小五取名的事儿又给抛到脑后了,才不得不插上一句:“夫主别尽顾着查验小郎们的学问了,可别再忘了咱们小五名字的事儿了。”
小五眼睛闪闪,这才是亲妈呐亲妈!
曹操听得这话后抚掌笑言道:“卞娘这是在说孤的不是了,孤以为阿丕说得‘嘉’字当真极好,再有《尚书益稷》曾云,‘箫韶九成,凤皇来仪’,那这孩子……就叫仪嘉吧。”
听得名字如此高大上,小五总算是放心了。她爬到曹操身边抓了抓他系在腰上的玉扣,以示自己的友好和感激。却不想被曹操一把抱过,运足臂力来了三次“大高举”, 把仪嘉瞬时就给弄傻了。
“孤的阿嘉,快些长大吧。”
卞氏在一旁安静地坐着,嘴角抿起一丝柔和的笑意。虽然曹丕曹操引经据典的书她都没怎么读过,但是对于《诗经》之中的那首《桃夭》还是熟悉的。
她永远也忘不了当年那一幕,曹操眉目含情地捧着书卷,手把手地教了她人生学到的第一首诗。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仪嘉,宜家。
她的心意同小儿子一样,不需得她嫁皇为凤富贵荣华,但求一生安稳宜室宜家。
曹操看着这一屋子卞氏膝下的孩子,儿子博学才高、女儿“奉天承运”,而卞氏既会疼人男人又会养孩子,也是在她这般和风细雨的看照下,孩子们长得似乎比他希冀的都要好些。相比于别人,她的确更有资历也更有能力做孩子们的“嫡母”。
况且他现在最大的男孩子是曹丕,要说“嫡”和“长”不可兼得的请款下必然选嫡,若是两者兼得则会对接班人更为有利。再退一步说,万一将来曹丕不成器,眼下活着的几个孩子里三个最大的小郎都是卞氏的孩子,选择余地相比别人也更是大些许。
还有一个说重要不重要,说不重要但是很重要的元素……他对卞氏,还是有情的。若论情分,卞氏在他心底位份是比那些甚么杜氏环氏都要靠前的。
其实在跟丁氏离姻的时候,曹操就有了将卞氏扶正的想法,经过回来后的这短短几个时辰相处,他更加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将卞氏扶正这个想法在曹操的心底已经拍案定案,但是曹操没想着这么快就给公布。一来丁氏的事情刚出即刻提人上来显得他过于急躁,似乎没有那么的深思熟虑,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风波;二来他也担心若是这么简单便把卞氏扶正,就恐她上位后恃宠生娇,万一步丁氏后尘闹得那般不愉快的确不是他希望看到的,不若先暂时压一压为好。
==
转眼间便到了晚膳时分,原本曹操不回来的时候,这处宅子中几个院子的女人都是各管各饭;但是曹操此时已经回来了,大家等得这么辛苦一起吃个饭还是很有必要,权当见上一面也是好的。
说起来,对于卞氏膝下的几个孩子和养在卞氏这边的曹节,仪嘉统统都见过且比较熟悉。而那个唯一没有见过的四娘曹华,这日终于也在席上碰面了。
除了曹操和几个侍妾之外,在座的孩子们都是序齿排班的,反正年纪大的曹丕曹彰曹植都可以自个儿吃自个儿的,年纪小的几个小娘子则都有奶母和丫头照看,出不了什么乱子的。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卞氏那边的丫头便走了过来,说是司空怕小娘子们离了娘亲在这边吃不好,想要请几位小娘子过去。听完丫头的叙述后,小五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屋真tmd太大了,就现在她跟曹操卞氏的距离差吧,估计喊上一嗓子那边都是听不见的。
如果两千年后的中国也有这么地广人稀就好了……
虽然仪嘉离得远不知道曹操那边的情况,但是曹华的亲娘杜氏坐在一旁对局势还是了解的。那几个小女孩能过来跟着曹操吃饭,根本缘由还是托了小五的福,因为自打曹操坐下除了说一些必要的正事就是夸小五,还一直说自己看不见小五吃饭觉得不安生。在曹操一遍遍车轱辘一般地来回叨念下,卞氏终于坐不住了叫人把三个女孩子都给叫过来,曹操还很是赞许地看了卞氏一眼,算是对她有眼力劲儿的嘉奖。
说起来杜氏也算这个宅子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了,除了卞氏一家独大生了四个娃养了一个娃,杜氏也算唯一一个下出蛋来的母鸡,身份地位跟旁人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座位的地段还是比较好的。
几个女孩子已经被奶母给抱了过来,曹节已经过了三岁基本能坐住了,在没有亲娘的状况下也就交给奶娘了。倒是四娘和小五,既然娘亲都在,为了表现母爱的光辉,就把两个孩子给抱过来“同乐”了。
曹华是个比仪嘉大两岁的小姑娘,但不比仪嘉内里成熟,好动一些也是正常,刚坐下没一会儿就拿着一个酒盅玩得不亦乐乎。
说时迟那时快,玩腻了的四娘曹华将手中酒盅一甩,对着仪嘉直直地就给砸了过来。
仪嘉真是万分感激自己对小姑娘曹华的好奇心,就是因为她一直盯着曹华看着她玩,才得以在短时间被将头侧着埋进卞氏胸前,让酒盅只是擦着她的背划了过去。
还好那小女孩没多大力气,这一下挨得并不怎么疼,但是仍旧抵不住只看表面现象的阿父勃然大怒。
曹操猛地将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