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为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材料为王-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间的数据传输。

    这为以后各家公司,研发统一的硬件设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让各种相关周边设备的研发变得更加容易,并具有更加广阔地应用范围……”

    他的声音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人们哪怕是根本不想听,也不可得。

    更何况,所有听到这番话的人都愣在了当场,支起了耳朵,努力听清他说的每一个单词,并试图将其语义清晰明了地领会透彻。

    办公室里鸦雀无声。

    伯尼嘴巴张得是如此之大,大到足可以飞进去一只麻雀。在他身边,华盛顿的表情与他如出一辙,没有两样。

    啪!

    一声脆响从脚下传出,他茫然低头,发现自己的手不知何时松开了。之前端在他手中的保温杯,此刻正掉在他脚下,热腾腾的咖啡从保温杯口咕嘟嘟流溢出来,在地板上迅速扩大着范围,滚烫的咖啡向四周散发出阵阵热气。

    可他们心中,此刻却是一片冰凉。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是这样的!奥尔森这个吝啬的老家伙,恨不能把每一个美分都要揣到自己兜里的葛朗台,竟然公开了技术资料!我明白了……,他这是通过向全世界公开技术资料,把全世界所有的计算机厂商,都捆到他的战车上,用放弃整个个人计算机市场的巨大利益,来诱使计算机厂商们和他一起开发推广这款混合并行处理器!

    他疯了!

    有了公开的技术授权,以后其他公司只需要按照基本接口电路,设计出规范电路接口,就可以自己把研发生产外部硬件设施,直接用到这种个人计算机上,占领更多的周边应用市场!而且这样一来,就是一个小型的仓库公司,以后也可以从市面上购买通用电子元件,以及各种周边设备,拼凑出一台个人计算机来!

    这样一来,DEC吃什么?

    他们在计算机整机技术上几十年来积累的相关技术优势,不是荡然无存了吗?他把整机业务就这样拆了个七零八落,以后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以这款接口电路为规范,为个人计算机研发显示设备、驱动硬件、板卡……,以后,以后的个人计算机市场,会是什么样一个乱七八糟的混乱局面,乱透了,彻底乱透了……,他是在放出一只魔鬼,一只将现有计算机市场彻底摧毁,重新洗牌的魔鬼!”

    华盛顿顿着足,疯狂地咆哮着,声音震彻整个办公室。

    在他话语中透露出来的浓浓怒火,炽烈到几可烧穿地板。而伯尼不光是从中听到他那愤怒到了极点的怒焰,还听出了,他话语中那丝毫不加掩饰的巨大恐惧。

    他清楚,对方也清楚,公司里听到、看到了奥尔森这段宣言的人都清楚,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在他们面前拉开了序幕。

    历史的车轮已经转动,无法再回到原来的齿轮位置!

    或许奥尔森此举,是他在IBM重压下的疯狂之举,采取的是“你不让我拥有市场,那我也不让你独占”,将整个市场彻底砸烂的决死冲击。

    但不管他当初是怎么个想法,现在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由此而来,无数被蛊惑而起,为了抢夺这份丰厚的大餐蜂拥而来的鲨鱼们。未来个人计算机格局的长远走向,已因此成为定局。

    未来的计算机生产,不再是每家公司独自为战,敝帚自珍,自己独立研发的封闭市场。

    未来,所有试图到个人计算机市场上分一杯羹的公司,都可以根据这个公开的接口电路,将市面上的各种硬件设备,像拼积木一样拼凑起来。然后将他们所生产的“仓库机”拿到市场上卖。而有着DEC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通过基本接口电路调配资源,这些拼装货性能还不见得有多低劣。并且有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基于这统一型号开发相关的海量的应用软件、周边设备。

    他们都不需要用脑子细想,就可以知道,为了抢占这份巨大的蛋糕,会有多少计算机公司投身其中,不断将这个阵营越撑越大、越撑越大……

    而这些潮水般涌来的大量计算机公司,又共同帮DEC把个人计算机的地位站得更加稳固。品牌机、兼容机的应用市场会更加蓬勃、更加兴旺,可供挑选的产品种类会更加丰富!

    在这种良性循环相互促进作用下,这股势头会迅速变成一股席卷全世界计算机领域的巨大浪潮,不断增值膨胀,吞噬任何竞争对手,把所有制图封闭自守的计算机公司、个人打得落花流水,毫不留情地将他们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即便这个试图当路的人,是IBM也没有丝毫还手之力!

    他们颤抖了。

    他们发现,他们没有任何办法来试图阻止,甚至只是想一想都会为之颤抖不已!

    “奥尔森这个疯子!他是个疯子!他在毁了计算机行业,他吃不到的东西也不准别人吃!他知道自己铁定是要失败了,所以疯狂起来,要彻底掀了桌子!这个王八蛋!”

    华盛顿眼中已经完全失去了光彩,口中只剩下反复重复的喃呢咒骂,像一个失去了理智的重症精神病患者。



………【第五十二章 海内沸扬,群英汇聚】………

    【深深感谢网友ngstone、我是鬼子、ge300、bobowo、FOFO、ABCTAO、左岸华亭的打赏,深为感谢!感谢大远、ngstone等投推荐票的朋友,很高兴完成了今天的12000任务,总算不负所望,希望大家能够满意。

    感谢所有点击、收藏、推荐本书的朋友,在此鞠躬以谢!】

    并不是每个计算机从业人员,都有着和伯尼他们一样的判断。

    伯尼这类依附于IBM、DEC等计算机巨头,没有自己计算机整机生产能力的配件公司,之所以对于市场有着非同一般的敏锐洞察力,这是因为他们对市场波动的承受力太低。

    同样是市场份额增减,他们就远不如两家巨头一样经扛。

    计算机巨头们争抢市场,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属于是一场持久的拉锯战。只要不是市场彻底沦陷,多一个百分点、少一个百分点,也就是数据好看一点,对股东有所交待,但并不伤筋动骨。这边损失了,接下来埋头研究,等到新产品上市,未尝不能在下一次市场交锋中重新占据上风。

    但对伯尼他们这类小公司,这多一个、少一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就意味着他们的目标客户增加或是减少了几千上万。

    市场的一点风吹草动,都是直接关系他们生死攸关的大事!

    所以他们不得不睁大了眼睛、竖起耳朵,将神经调节到最为敏感的状态,随时准备根据市场动向,或是蜂拥而起,或是压缩开支,准备度过接踵而至的寒冬。

    度不过的,就只有关门倒闭。

    IBM不同。

    他们的个头太大了,大到全世界的计算机行业都倒闭了,他们还依然存在。他们的年销售额达80多个亿,并即将突破百亿规模,在全球拥有数十万的员工——就在美国本土也有二十几万身穿IBM深蓝色制服的职工!他们的客户群体,上至美国政府、联邦调查局、国防部、石油巨头、化工巨头、军火巨头,下至数十人的小型商务公司,数以百万计。

    他们进军小型机市场,是因为DEC用了十多年时间终于把这个市场开发成熟了,从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出现了一个年营业额达到近十亿美元的新兴市场。庞大如IBM也觉得可以为了这点钱稍微辛苦一下了,结果蓝色巨人的研发人员一辛苦,DEC就悲剧了。

    然而和日益完善的小型机市场不同,个人计算机市场经过两年多开发,虽然也逐渐呈现出一种勃勃生机,但距离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还差得很远。

    到去年为止,苹果公司AppleII的销售台数也才仅仅达到了24万台。

    这个数字,乔布斯等人是欣喜若狂,但在IBM眼中却只是一点微不足道的小钱。他们之所以插足,与其说是抢占市场,还不如说是为了宣示他们在计算机行业中的霸主地位。最开始IBM对这个市场是没什么兴趣的,就如同一个臃肿的庞大官僚体系一样,对于外界所发生的新兴事物首先是持怀疑或否定态度,在形式明朗化以前很难下达明确指令。

    是通用系统部专门负责小型机开发的项目组成员,说服了通用系统部一名新上任的官员,在他支持下,项目组研发个人计算机的报告才得以通过,但也缺乏足够支持。而当随后,这名官员成为IBM高级管理层内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个人计算机研发项目才真正得到高层人士的支持,成为一项战略决策。

    IBM的个人计算机研发,就是以这样戏剧性的方式,展现在公众面前。

    这就是一起典型的因人成事的例子。

    由此可见,公司高层对于个人计算机项目研发的态度,其实与这个项目本身无关,而是决定于这名支持个人计算机研发项目的官员在高层的地位,和他对这个项目是否持续关注。

    既然公司对这个项目的态度是如此游移不定,加上目前个人计算机市场规模还很小,所以公司管理层对能取得多大成绩本就没抱有很大希望。在这种状况下,奥尔森“被逼无奈”,丝毫不考虑DEC以后靠什么赚钱,将这个整机业务彻底拆分,分给全美、全世界所有的计算机公司一起来共同分享,IBM高层除了觉得他提前迈入老年痴呆期,大脑出了问题,并没有多大反应。

    他们对自己的技术实力,依旧是信心百倍。

    DEC都扛不住了,那些企图浑水摸鱼的小公司更是不在话下。市场拆分下来,不过是让更多的小公司挤进来,又能奈他们如何?

    这就是霸主的气派!

    同样这个消息传到苹果公司,则又是另一番反应。

    苹果公司进军个人计算机,是如同当初奥尔森一样见缝插针,看准了一个未曾开发的新市场,占着先发优势意外地大捞了一笔。当IBM和DEC宣布也要进军这个市场的时候,他们要说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但总体而言还不是特别恐惧。

    他们对未来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充满信心,以为能像DEC一样,被这两个巨头瓜分走一大块市场份额后,还能有足够的份额空间留给他们生存发展。

    苹果公司也抱着和DEC当初一样的想法,决心通过让出部分市场的方式,以空间换取时间。同时还吸取了奥尔森曾经犯过的错误,不再死抱着给他们带来巨大成功和利润的AppleII,公司内部早早就已经开始着手下一代苹果产品AppleIII。

    未来形成三雄并立的局面,就是他们对以后个人计算机市场所作出的判断。

    毕竟这个市场是他们开发的,对于个人用户的需求他们比IBM和DEC更加熟悉,有把握不被彻底挤出去。

    但是奥尔森一个宣言,将他们的所有如意盘算都给打了个稀巴烂!

    苹果公司不比IBM和DEC,一个成立于1911年,至今已有七十年历史;一个诞生于1957年,历经六十年代初的磨练,到七十年代初才真正成长为一个有资格决定计算机发展方向的计算机研发生产巨头。苹果公司从成立到现在,也才仅有三年,底蕴实在太浅薄!

    三年时间,它还无法打造出一支高效成熟的管理团队、整合出一支忠心耿耿的研发力量。就连生产部门,都是苹果公司在80年赚到了1900万利润以后,才开始筹建。

    他们唯一可以凭借的筹码,就是熟悉市场、船小好掉头,可以随时根据市场需要,快速研发用户需要的产品。

    而这,恰好是身躯庞大、体态臃肿的IBM和DEC的致命弱点。

    可奥尔森一句开放技术,刹那间引来无数对个人计算机产业垂涎三尺的小公司,蜂拥而至。和这些资产仅仅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美元的小公司比个头,苹果公司不可能比他们更小了。要说船小好掉头,这些小船比他们更加灵活!

    奥尔森一句话,苹果公司管理层出现了巨大的经营危机。

    技术、市场份额面对两个巨头双雄挤压,比市场灵活性,又面临无数小公司虎视眈眈,周遭上下,全是敌人。乔布斯等人忽然之间,发现他们的生存环境一下子变得极其恶劣。且他们的自身优势面对上下挤压,被全方面的压制削弱,再也没有可以自豪骄傲的本钱。面对未来险恶的生存环境,他们感到压抑得几乎透不过气来。

    因此,对于放开技术、造成如今混乱局面的奥尔森,他们充满了切齿痛恨!

    这世道真是没法活了!

    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就如同IBM挤压DEC在小型机市场上的生存空间,DEC的反击显得脆弱无力一样。当两个既有技术、又有资本、并在市场拥有巨大号召力的巨鳄行动起来,挤压苹果公司在个人计算机市场上的生存空间,并肆无忌惮将市场搅得一塌糊涂的时候,他们也只能强压住满腔怒火,化悲愤为力量,绞尽脑汁寻找新形势下的生存之道。

    市场就是这样,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此刻的苹果公司,就是这条小虾米。

    ……

    奥尔森才不管他们怎么想呢,漠视也好,痛恨也好,他都不在乎。因为他现在非常的得意,得意连得走路都昂首挺胸。

    曾经骄傲的他,又回来了。

    他从来没想到,一条开放技术的宣言,能给DEC、给他带来如此多的支持者。

    最近两年,DEC面临IBM越来越强势的挤压,从原来独占小型机市场,逐渐被压迫得不断退缩,勉强守护着30%的基本盘。但在IBM一轮又一轮猛攻下,防线摇摇欲坠,大有被击溃的危险。许多曾经团结在DEC周围的中小计算机公司,在大难来临之际纷纷变节,争先恐后叛逃到IBM阵营。他以为在眼前这个生死关头,已经不会有多少公司愿意再继续跟着他,支持他的新型个人计算机计划。

    可没想到,就当他按照郭逸铭的谋划,通过全美计算机学会通讯之口,将开放技术的宣言发布出去,效果是如此明显。

    宣言公布以后,初期经过了一周多一点时间的沉寂,计算机产业界才像忽然之间如梦初醒一般,无数的电话潮水一般涌入DEC总部。仅仅才两天时间,他们接到来自全世界大大小小计算机公司的电话,就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个,而且全都是在询问关于技术开放,以及试探与DEC公司达成相关协作的事宜!

    DEC的接话员被覆盖性的电话轰炸,给忙得几欲虚脱。

    而在经过她们,将一些试探性的接触电话过滤之后,仍有多达数以百计迫切寻求切实合作的电话,被直接转到了奥尔森桌上。

    奥尔森有一种以错觉,就好像是在一夜之间,他又重新回到了当初DEC在小型机市场独领风骚,全世界计算机软硬件供应商都围着他转的那个黄金时代。

    这种感觉太幸福了!

    他才挂上一个寻求合作的公司电话,铃声紧接着就响了起来,他满面堆欢地拿起话筒,威严道:“我是奥尔森!”

    “奥尔森先生,非常抱歉打扰到您,我是川崎株式会社的相田胜彦。我这是在日本横滨给您打电话,我们这里收到来自美国的计算机专业期刊时间要稍晚一些。在昨天收到的《全美计算机学会通讯(特刊)》中,我们看到了关于您的一段话,其中表示将开放相关技术,请问这是真的吗?如果开放,将通过怎样的方式向外公开?同时对于您公开表示欢迎更多计算机配件厂商,进入这个市场,共同来完善个人计算机产品的呼吁,我们对此非常赞赏,迫切希望能够了解更多一些的情况,还请您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