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叔父们便一改初始亲切温和之相,对曾宪梓纷纷大加指
责“:你看你,像什么话,一点道理也不懂。来了泰国这么久,也
不来拜见叔父、叔母。你这算什么?真没规矩!”
其实,曾宪梓来泰国的当天便执晚辈之礼拜见了叔父叔
母。因此,叔公们的劈面训斥令曾宪梓一头雾水。叔公们见曾
宪梓无言以对,认为其真的是那么大逆不道,毫不留情地把曾
第 349 页
宪梓骂个“狗血淋头”。原本极富自尊心且血气方刚的曾宪梓
终于忍耐不住,作了黑脸的莽汉,大发雷霆“:你们简直是太不
像话了!我本来应该尊重你们,因为你们是叔公,但是从你们
这番血口喷人的话里,从你们玩弄的这些骗人的把戏里,你们
就再也不配得到我的尊重。”曾宪梓指着刚好从他们面前走
过的一个小孩说道,“我这个人,对于讲道理的人从来都是尊
重的。就是这样的小孩子,知道做人应该讲道理,应该明白事
理,我也会很尊重他。但对于像你们这样的老前辈,一点道理
都不懂,只会嫌贫爱富,昧着良心拍有钱人的马屁,你们这样
做,令我更加瞧不起你们,我也有理由不尊重你们!”
曾宪梓一番理正辞严的刚言相向,令原本气势汹汹的叔
公们顿时气萎势缩,百口莫辩。但是,倘任其怒火信马由缰,
刚言怒语如决堤洪水一泻不收,便有可能使原本已有的胜势
转瞬即逝。于是,曾宪梓又有一番有理有据的摆事实,讲道
理,扮起了红脸好人,不失时机地给叔公找台阶,进入了收场
的好戏。“叔父只有凭着自己的劳动,凭着自己的智慧,才能
一点一滴地建立了像今天这样庞大的事业。现在叔父有钱有
势,那不过是叔父的能耐,叔父的本事,我只会从心里感到佩
服。叔父现在大可不必为了这些财产的事情绞尽脑汁,你是
我叔父,你有话跟我说,喊一个小孩把我叫来就可以了。”
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适度赞美,可使对方产生亲和心
理,为交往沟通提供前提。曾宪梓的叔父只身一人于异国他
乡艰辛奋斗而拥有今天的财富和名望,足以证明其不凡之
处。曾宪梓这番赞美,既充分肯定了叔父于商场中之本事,又
由衷地表明了自己对叔父的佩服之意。言不巧语不媚,不坏
第 350 页
刚直不阿之节,不涉阿谀奉承之嫌,从而拉近了两代人之间的
心理距离。令叔父叔母激动得喃喃而语“:好侄子,好侄子!”原
本剑拔弩张的气氛已化为乌有。
曾宪梓在人际交往、家庭纠纷中所表现的人情操纵自如,
红黑脸相间恰当的深厚功夫,表明了他在商场中的出色作为
绝非等闲得来,而是名副其实。
第 351 页
不因“善小”而不为
贴金扑粉人人乐为,可令人不耻之事,相信没有人愿意让
人传扬。如果在交际中,注意为人遮盖羞处,瞒住隐私,别人
便会觉得你对他做了一件值得嘉许的“善事”,对你感激不尽,
也就会在别的事上弥补你的人情。
君在大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大学毕业后,立即取得一
级建筑师的资格,是一位有才干的人。身材高大,谈话风趣幽
默,因此受到女孩子的喜欢。他本人对这件事也从不隐瞒,得
意扬扬地在众人面前夸耀。实在是一位讨厌的男人。
某日, 君和两位上司到委托设计的客户那里,对方除负
责的一位董事外,还有两位部长出席。当天是第一次见面,目
的在刺探客户的意向。
双方在会客室站着交换名片。这时,君的名片夹里有
样东西掉在桌上。君的视线立即扫过去,其他人的视线也
跟 上去。
突然, 君发出一声“啊”,一副狼狈的样子,其他的人也
屏息噤声。掉在桌子上的东西,原来是避孕套。
君慌慌张张地捡起来,然后战战兢兢地窥伺对方董事
的 脸色。
第 352 页
“哈哈,没看到,没看到。”对方面带微笑地说。事后的商讨
就在笑声和亲密感中进行。
这种胡话尽管没谁会相信,可在当时的情形下,却起到了
好的作用。为了照顾别人的名声和面子,撒了谎,说胡话,又有
什么大不了的呢?这样做,对谁也没有害处。
在特定的条件和情况下,人们为了避免触及别人的忌讳,
防止招来麻烦,引起彼此的不愉快,有时不能、不愿、不好直接
说出某一事物,就需要用另一事物来加以替代或化解,通过
“指鹿为马“,来逢凶化吉、开展交际,以期达到良好的效果。
看来,遮羞有时并不一定是件坏事。遇到尴尬情况,应尽
力以新话题、新内容引申转移,千万别拘泥一头,执着不放,弄
得僵持不下,导致更为难堪的局面。
在社交中,谁也不可能预料一切。例如,也许你没想到和
你打交道的人是与你有嫌隙的或者是你竞争对手的朋友;也
许你没估计到对方是四川人而不喜欢川菜;也许你突然说错
了话,等等。这些都很叫人尴尬。这时候,你原来所准备应付的
情况全变了,一时免不了有些失态。这种场合下的遮羞是非常
必 要 的 。
一个人的遮羞能力当然是以人生经验为基础的,经过多
次实践,必须会变得老练聪明。与此同时,应变能力也反映着
一个人的机智和修养。只有处世功底深厚的人才有可能在情
况发生变化时化险为夷,化拙为巧,使自己摆脱尴尬境地,并
在交际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要遮羞,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保持高度的冷静,使自己不失
第 353 页
态。例如在一次商务交际中,对方在谈到价格时突然揭了你
这一方的老底,说你给某公司的价格很低,而给他们过高,这
实在是太欺负人等等。贸易伙伴这样揭露,是很伤面子的。如
果你不冷静,情绪过分紧张或者激动,很可能应付不了这个局
面。接下来或者承认事实,或者愤怒争辩,拼命否认,很可能
当时就不欢而散。但是你如果很冷静,可能会很快找出理由,
比如价格低并不保证退换维修,某一方面没有运用新材料新
技术,或者在付款形式、供货期限、质量保险等方面有不同。
反正你总能找出合适的理由来挽救局面,为自己的行为找到
体面的说法。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打圆场”,淡化和消解矛盾,给
自己和对方找台阶,使气氛由紧张变为轻松,由尴尬变为自
然。在很多时候,替别人解围比为自己掩饰更重要,一方面表
示自己对对方的理解和尊重,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留下了余
地 。
学会巧妙地转移话题和分散别人的注意力。说错了
话或者做错了什么事,除了迅速承认错误之外,还要学会巧妙
地转移话题,把别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其他方面。比如用幽默
或玩笑的方式转移目标,把关于人的事扯到某种物上面,把令
人紧张的话题变成轻松的玩笑等等。
第 354 页
人心都是肉长的
拿破仑的妻子约瑟芬是前博阿尔内子爵夫人,一向水性
杨花,生活放荡。当拿破仑在意大利和埃及战场浴血搏斗时,
新婚不久的她却与一个叫夏尔的中尉偷情私通,对拿破仑毫
无忠贞可言。她原以为拿破仑会战死在沙漠中,已经不再等待
他回来,而要像没有拿破仑一样安排后事。
月年,拿破仑从埃及回到法国并受到人们热烈
欢迎的消息传到巴黎后,约瑟芬惊呆了。拿破仑成了欧洲最知
名的人物,法国的救星,前程无量。她欺骗了拿破仑,并想抛弃
他,这 时 又后 悔了。于是 她不 辞 辛苦,坐着 马车,长途 跋 涉,去
法国南部的里昂迎接拿破仑。她想在拿破仑与家人见面前见
到他,并趁着他的兴奋蒙骗住他,不使自己的丑事暴露。
她好不容易到达里昂,可是拿破仑已从另一条路走了,并
与家人会合。拿破仑对妻子的不贞早有耳闻,只是不怎么相
信,当他确信约瑟芬对他不忠时,他暴跳如雷,下定决心与其
离 婚 。
约瑟芬知道大事不好,日夜兼程赶回巴黎。
拿破仑吩咐仆人不让她走进家门。她勉强进了门,静下神
来,决定壮着胆子去见丈夫。她来到拿破仑的卧室门前,轻轻
第 355 页
敲门,没有回答。转动门把,无济于事。她再次敲门,并温柔而
哀婉地呼唤,拿破仑没有理睬。
她失声大哭,短促呻吟,拿破仑无动于衷。她哭着,用双
手捶打着门,请求他原谅,承认自己因一时的轻率、幼稚而犯
下了错误,并提起他们以前的海誓山盟……如果他不能宽恕,
她就只有一死。仍然打不动拿破仑。
约瑟芬哭到深夜,不再哭了,她忽然想起孩子们,眼睛一
亮,燃起了希望之光。她知道,拿破仑爱她的两个孩子奥当丝
和欧仁,尤其喜欢欧仁,这是打动拿破仑心肠的好办法。倘若
孩子们求他,他可能会改变主意的。孩子们来了,天真而笨拙
地哀求着。
人心都是肉长的,约瑟芬这一招终于成功。拿破仑虽然
怀疑约瑟芬已背叛了他,然而她的哭声在他的脑海里泛起他
们相爱时的美好回忆。奥当丝和欧仁的哀求声冲破他心中设
下的防线,他已热泪盈眶。于是,房门打开了,拿破仑与约瑟
芬重归于好了。后来拿破仑登基时,约瑟芬成了皇后,荣耀之
至 。
在蘑菇之中添加些眼泪,可以有效地软化对方,让你的苦
苦哀求更为动人,达到加速感化对方的效果。伸手不打笑脸
人,打“哭成一个泪人”者更很少人会做。
“眼泪战术”并不一定局限于哭鼻子,凡装成一副可怜样
的办法,都属于一种技巧。推销员与记者的做法一般比较典
型 。
推销员推销产品时,很可能遭到客户的拒绝,但过了一段
时期之后,他又毫不气馁地再次来了,客户看到他汗水淋淋,
第 356 页
却还满脸笑容,不买就觉得再也过意不去了,于是就买了一
点。
落雨下雪是推销员上门的好日子。外面下着雨,别人都躲
在家里,而推销员站在门口,不能不使你产生同情心,因而难
于拒绝。虽然我们都很清楚地知道,这是推销员所采取的一种
策略,但毕竟他要这样做啊,对此你能无动于衷吗?
这种推销方法,就是巧妙地利用了人类的感情。本来不打
算购买的人,也会产生“再也不能让他白跑了”的想法,使他们
有种心理负担和欠人情债的感觉。要使对方作大幅度的退让,
就要能够让对方多积累些微小的心理负担,当这种心理负担
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对方就只能让步了。
新闻记者从事采访工作,一般是在晚间和早晨进行。譬
如:在发生某种巨大的政治事变时,新闻记者就事先打听到与
此相关的人,等下班后,或者上班前,去进行采访。因为这种时
候,一般人都在休息,而新闻记者还在干活,就会使对方产生
心理负担,不告诉他这件事的内幕,心里就会过意不去。
第 357 页
让狐狸露出尾巴
人都想掩盖自己的弱点和丑处,更有些心智狡猾的人城
府很 深,很 难让人抓 住把柄。可是“道高 一尺,魔高一 丈”,再
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尾巴。下面介绍几个办法,用以套出抵
赖者、掩盖者的尾巴,让他主动坦白交代,自己露出马脚。
打草惊蛇,诈开其口,用恐吓。
唐朝有个县令,名叫王鲁,自从就任以来暗中贪污受贿。
官吏们也跟着效法,索取贿赂,百姓们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有一天,王鲁得知上司要来察访民情,肃整束治,不禁担忧起
自己头上的乌纱帽来。他在批阅公文当中,正好看到本县百
姓连名告发他手上的主簿受贿的一叠状子,更是忧上加忧,神
情恍惚。忧虑中,他不由自主地在一张状子上批下“汝虽打
草,否已惊蛇”八个红字,从而流露出唯恐主簿被告发而牵连
到自己的恐惧之情。
无意识的打草惊蛇,会使对手有所警觉,予作防范,有意
识的打草惊蛇,却可以使对手惊慌失措,答应你所有的要求。
有些法官善于使用这种打草惊蛇策略,故意说出已知的
一点事,便罪犯或对手相信,他已掌握了全部罪证。罪犯于是
稀里哗啦地把所知道或所做的一切的一切全部地数出来。
第 358 页
)引蛇出洞,设下 圈套,绕圈子。
这种技法的含义,就是论辩中自己已经掌握了足以制服
对手的有力证据,但却因为时机不成熟或环境不适宜而不便
抛出。为了能够抛出证据,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引诱对手进入
自己所需的时机或环境之中,然后一举击溃。
实 施这 种 技 法的 关 键,在于“引 ”“。引 ”有 两 个环 节:
一是时机与环境。何时引,每一步引到什么程度,所引适
不适合,都要考虑面临的机会和氛围,操之过急或行之迟缓,
都不相宜。
二是巧妙与自然。引,既然是要对手的思路按照自己的愿
望发展,这就要求引者不能摸出破绽,必须天衣无缝,自然挥
威,一步一步地向预定目标靠拢。
比如,某大学生家里来客,父亲叫真去附近小店买一瓶茅
台酒。待酒买回,发现是假货。父亲将假酒端于怀中,去了小
店,让店主拿过一瓶茅台酒来。父亲持酒仔细审视,并自语道:
“唉,这 年 头假 茅 台 太多 了!”店 主 抢 过话 头“:你 放 心,我 这 里
绝 无假 货!”父亲 仍叹 曰“:昨呀,上 次我 在市 中心 一家 店 铺买
了一
才
瓶,店主还不是打包票说绝对不假。谁知一打开来
是一元钱半公斤的高粱酒!”店主道“:你去找他呀!”父亲苦丧
着脸说“:已经过了好 几天才开瓶 发觉的,他还会认帐 吗 ?”店
主惋惜道“:你当时发觉就好了,他敢不认帐!”父亲认真请教:
“要是当时发觉了,他还是不认帐咋办 ?”店主指教曰“:找工商
局去 呀!人赃俱 获,他能不 怕吗 ?”父亲 见时机 已到,向躲 在一
边的儿子一招手,而后从怀中摸出那假酒来“:那好!请你看该
咋 办 吧 ?”店 主 一 下 傻 了 眼“:对 … 对 … 对 不 起,对 不 起!我 退
第 359 页
款 ,我 退 款!”
)投其所好,满足欲求,戴高帽。
俗话说得好,你要是给了一个人足够的绳子,他终将悬梁
自尽。给他机会,他便会自食败果。他会不断地流露出供你将
他将死的要素。新官上任时,在内有自己的家人伴随,在外则
有官吏和师爷们,他们这些人没有哪个不想找个机会尝试一
下。一旦有漏子可钻,他们就会蜂拥而上,见机而动。如果当
官的喜欢得利,他们便让他获利;当官的如果好色,他们就让
他占有各色美女。总之,每一件事情,都投其所好,从而在暗
中抓住了当官者的把柄。后来,当官的虽然后悔了,醒悟了,
但却由于授人以柄,迫不得已受这帮人的要挟和控制。
从以上的招数看来,要人情操纵自如,占据主动,许多时
候要多种技巧并用,可谓人际情场上的“立体战争”。
第 360 页
交际中的“冷热水效应”
一杯温水,保持温度不变,另有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当先
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当先将手放
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到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
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只不过是秤砣并不一致,也不固定。随
着心理的变化,秤砣也在变化。当秤砣变小时,它所称出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