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便是可通幽灵,对付山魅这等魂体,有极大的优势。”
“多谢师父指点。”沈愚山感激道,这些对付妖怪的丰富经验,可是看再多书也学不来的。
“好了,山魅的事情暂且揭过,接下去便是新的修行。你已经练了剑法,杀过了人,但这些都是战斗的手段,若想在修为上更进一步,不能仅仅只是呼吸吐纳灵元。”
“先生的意思是?”沈愚山好奇道。
杨醉答道:“我的意思是,你该选择功法了。”
………………………………
第二十一章 七大境界三小境界
“功法?不知先生这里有什么功法?”沈愚山问道。
“我这里的功法很多,若是一一和你讲,怕是你要挑花了眼。”
杨醉摇着头笑道。
事实的确如此,杨醉自称是东桑国王族后裔,眼界收藏定然不凡,他拥有的功法不说是浩如烟海,至少也是寻常仙门不可望其项背的。
何况杨醉屡屡称西虞国是中土边陲小国,那么自然可知他一定也是看不上古仙剑派这样偏居边陲小国的修仙山门,换言之,杨醉能给出的功法,必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沈愚山则是沉默思索起来,他知道修行功法的重要性,尤其是最开始修炼的功法,即便不能说完全决定今后的潜力,但至少对将来的影响很大便是,若是将来转修别的功法,或许就有不少的麻烦。
蓦地,沈愚山灵机一动,耍了个小聪明,睁着发亮的眼睛说道:“不知师父修行的是什么功法,是否适合徒儿?”
杨醉哑然失笑道:“你啊,可真狡猾。世上的功法有许多,并不是我修炼的功法就一定适合你。我看你对修行功法有些懵懵懂懂,我便先介绍一二,方便你自己抉择。”
沈愚山大喜,拱手作揖道:“请师父赐教。”
杨醉这次没有推辞,生受了沈愚山的大礼,不过他并没有立刻开始解释,反而先是提了一个问题,说道:“我且问你,可知修仙之路,大致分为哪几个层次。”
沈愚山说道:“徒儿只知道开光境,通幽境,斩妖境,其余就不知道了。”
杨醉已经从沈愚山口中知道了他家里的一些情况,散修的祖父并不希望子孙再走这条修行路,故而也就没有系统的传授什么,沈愚山能知道这些,已经是他平常极为用心记住祖父的闲言碎语,很是难得了。
“修仙长生之路,终点始终是长生,然而长生乃是逆天之举,到目前为止,世上依旧没有人能做到,即便是已经站在众仙之巅的儒圣道祖,亦不过向苍天争来了六百载的岁月。”
“无论你选择什么功法,殊途同归,终究是向着长生的终点。只不过,功法终究是人创造的,没有人修到长生,自然也就没有能够修到长生的功法。这一点你须铭记在心。”
“就目前而言,人在修仙长生路上所能攀登到的巅峰,便止步于儒圣道祖的层次,数千年以来,无数惊才绝艳的人物相继诞生,又相继逃不过岁月侵蚀而衰老死去。故因此,仙人们约定俗成,从初入仙门算起,到儒圣道祖的层次,共计分为七个大境界。”
“开光:神光灌顶,造化仙胎。”
“通幽:清见明物,问卜鬼神。”
“斩妖:诛鬼斩妖,积功德业。”
“神通:自生法术,神念外放。”
“夜游:金蝉脱壳,夜观星象。”
“逍遥:天地之大,任我归去。”
“上尊号:天人感应,弹指遮天。”
“这七大境界,顾名思义,便可对其力量窥视一二,每进入一个大境界,便有脱胎换骨之妙法。开光境你已经很熟悉了,天地之间的灵元纳入体内,那种空灵而又充盈的感觉奇妙不奇妙?接下去,你便需要尽快使自己进入通幽境,这样你便能接触妖物与鬼怪,借助法宝符箓等外物,初步可以制服一些小妖鬼。”
“既然如此,若是我想要去斩杀那只山魅,则是至少需要达到斩妖境吗?”沈愚山摩挲着下颌猜测道。
杨醉赞许道:“然也。因为唯有斩妖境,灵元才相对足够充沛,并且体内灵元可以外放对敌,这一点至关重要。另外,在这七大境界之内,又各有三个小境界。”
“三个小境界?”沈愚山喃喃念道。
杨醉继续介绍道:“三个小境界,分别是:起山,大王,上京。”
“起山,意喻着灵元沉淀,就仿佛如同垒山;大王,意喻着灵元充盈,就仿佛坐拥力量;上京,便是灵元满溢,叩开灵窍京门,进入下一个大境界。”
“打个比方,譬如说徒儿你,现在就处于大境界开光,小境界起山,也就是开光境起山期,尚且属于固本培元的阶段,还需要好好努力啊。”
“徒儿知道了。”
沈愚山略有几分颓丧,原来他属于修仙金字塔最底层的蚂蚁啊,不过这颓丧来得快去得也快,他坚信在杨醉的帮助下,又有幽冥天井这等利器在手,有朝一日定能登顶众仙之巅,成就如同儒圣道祖那样的高度。
杨醉又道:“既然这七大境界三小境界都讲清楚了,我就和你再讲讲如何选择功法吧,这天下间的功法有无数篇章,可以说有多少个修仙之人,便有多少门功法,每一个人的仙路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功法只是行走在漫漫修仙路上的灯笼,为你照亮前方一小片的明亮。”
“当然了,若是真想要将功法分出个高下优劣,最最粗暴的办法便是修行过这功法的前辈,究竟能到达什么程度,而你师父我现在修行的功法,最终能修到夜游境,功法上虽然也写到了逍遥境,但始终没有人能顺利进入这个层次,要麽转修别的功法,要麽自创一门新功法,亦或者干脆止步于此,终其一生不得寸进。”
“师父的功法,修行的前辈中最高只到夜游境麽?”沈愚山迟疑道,“那么请问师父,师父手中可有能修行到儒圣道祖这个层次的功法?”
“你倒是贪心呵。”杨醉用仅剩的眼珠瞥了一眼少年,笑道:“七大境界,前面六个境界都有各自的名字,唯独最后一个境界,叫做上尊号,你猜猜是为何?”
沈愚山很聪明,杨醉一提点,他便想明白,抬眼惊讶道:“因为最后一个境界,是由每一个修到这个层次的大人物自己去定义的,儒圣是如此,道祖是如此,将来若是有妖魔鬼怪也能修到这个层次,就可以自称是妖帝、魔祖、鬼君,徒儿猜得可对?”
“没错,不枉费你读书读得这一身书生气,还算有点斤两。”杨醉满意道。
话音一转,杨醉又说道:“故此,最后这个大境界,皆是由修行到这个层次的人来定义的,儒圣说它该叫大圣境界,那它就叫大圣境,道祖说它该叫灵祖境界,那它就叫灵祖境。至于大圣境与灵祖境,究竟孰强孰弱,那就得儒圣道祖打过一场,谁赢谁做主。”
“那究竟谁赢了?”沈愚山眨着好奇的眼睛问道。
杨醉没好气道:“儒圣道祖何等伟力,真打起来,搞不好就生灵涂炭了。更何况,儒道两家向来交好,儒圣道祖都多大年纪了,怎么可能打架,私下里的切磋或许是有,但我们这些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这世上是没有什么功法能教人修行到最后一个境界的,那最后一步,得每个人自己去探寻,这是属于自己的道。”
沈愚山又问道:“那师父究竟是什么境界?”
“你再猜。”杨醉继续打哑谜道。
沈愚山思索片刻,不自信的猜测道:“夜游境,便可灵魂金蝉脱壳,但师父那日灵魂出窍陪我去杀湖匪,必须借助扎草人藏身,且又不能在外面久留,徒儿猜测师父或许已经是神通境上京期,似乎窥得夜游境几分奥妙,所以才能短暂的灵魂出行。”
“没错,将来你若是能找到存纳灵魂的法器,把我的灵魂安置其中,或许我便能陪伴在你的左右,随时随地指点于你。”杨醉又忽然苦笑道:“不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法器何等贵重之物,你怎么可能得到嘛。”
“法器很贵重?我这对烛龙之眼,可是灵器啊。”沈愚山惊讶道。
“法器,灵器,仙器,你莫要小看,纵使是最低等的法器,要想锻造出来,就不知需要耗费多少天材地宝,更不知需要耗费多少心血光阴,即便是一件普普通通的法器,或许单单是收集材料,就可能要数十年之功。这不仅仅是灵石不足无法采买的问题,更是能不能找到这种灵材的问题,很多底蕴深厚的大宗派,若是运气不佳,恰好找不到这一味灵材,那也得望洋兴叹,徒呼奈何。”
沈愚山点点头,把找到能存纳灵魂的法器这件事暂且记在心底。
“既然世上没有能够教人修行到最后一个境界的功法,那么可有修行到逍遥境界的功法……哎呀,我可真是笨,若是真有修行到逍遥境的功法,师父自己不就修炼了嘛。”
“错!”
杨醉忽然打断道:“修行到逍遥境界的功法,我有!”
………………………………
第二十二章 斩三尸大法
“修行到逍遥境界的功法,我有!”
沈愚山闻言一惊,望着杨醉的目光充斥着讶异的神色。
“既然师父有修行到逍遥境的功法,为何不自己修炼?”
杨醉解释道:“原因有二。其一,这是我东桑王族世代相传之最高深功法,我虽说是东桑王族血裔,亦没有资格修炼,我之所以现在手上掌握这门功法,正是因为当初我离开东桑来到中土求援,为了确保传承有续,将之交于我手,以备将来不测。”
“其二,便是这门功法太过凶险,我怕死。”杨醉一本正经道。
沈愚山一滞,哑然无语,然后又是好奇又是心怀敬畏道:“究竟是如何凶险,能让师父都害怕三分?”
杨醉幽幽说道:“这门功法有个名字,叫做斩三尸大法。”
沈愚山顿时一惊,琢磨道:“斩三尸大法?这名字,听着就邪性满满,不会是……”
杨醉否决道:“那你可就想错了,斩三尸大法是正儿八经脱胎于大道的功法,与道家有着不浅的关联,只不过不是现在的道家,而是上古的道家。”
“师父说这门功法凶险,怕是应在这个斩字上面吧?”沈愚山对这门号称教人修行至逍遥境的功法,略有些兴趣,毕竟听便宜师父的口气,像是对它又爱又怕。
杨醉介绍道:“斩三尸大法,顾名思义便是斩去三尸,并非是尸体,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三尸虫。”
“三尸虫?”沈愚山声音不免抬高了几分,果然藏着东西。
“人生来受束缚,终老到死不得真正的大自在大自由,正是这三尸虫束缚着人,所谓三尸虫,并非是真正的虫子,指得是凡人桎梏,换言之便是佛陀常说的因果,斩三尸,便是斩去这因果,斩去这与生俱来的束缚。”
“既斩去因果,便自然而然超脱天外,不敢说能够尊号加身,但区区逍遥境,当然就不在话下了。”
沈愚山听得颇为心动,仔细问道:“那么斩三尸大法,究竟凶险在什么地方?”
“这得从根子上讲起,斩三尸的三尸,指的是三尸虫。三尸虫说到底就是对凡人的桎梏,而且是与生俱来的桎梏,谁也逃脱不掉。这第一头虫,长在人身,谓其人身虫,俗名五谷虫。”
沈愚山恍然大悟道:“确实如此,人生下来吃五谷杂粮,谁也逃不脱,一直以来都是如此,人反倒是习惯了,可是仔细想想,未必这不是上苍给人的束缚,终日需为填饱饥肠辘辘而奔波劳碌,谁又能停下脚步,看一眼头顶的浩瀚星空,畅想那飞仙长生的可能。”
杨醉点头道:“正是如此,五谷轮回是人人都逃不掉的宿命,即便是那飘然若仙的神女,濯清涟而不妖的美人,还不是一样要吃饭拉屎喝水放屁。斩三尸,第一头要斩的便是五谷虫。”
沈愚山脸畔上闪过一丝尴尬,纵使人面桃花,香风袭人,总有那么每日一臭的时候。
“这第二头虫,长在人魂,谓其人魂虫,俗名精明虫,因为魂魄是人的精气神之主心,精明虫长在人的魂魄里,使人昏聩无智,使人不得清明,使人易怒易躁,这头虫比五谷虫更厉害,哪怕是人死了,只要魂魄不散,精明虫永不可摆脱。”
“这第三头虫……先歇一歇,我渴死了,快给我酒喝!”杨醉忽然大叫道。
沈愚山正听得痴迷,冷不丁被杨醉这一喊,直接回了一句:“师父,喝酒更容易渴。”
“费什么话,我多少年都没沾酒水了,肚子里的酒虫闹得厉害,快给我灌几口。”
沈愚山不动声色瞧了一眼便宜师父烂得可以的肚子,依稀能看见几条肠子,就不知道这酒虫到底是如何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坚持下来的。
“你到底还想不想继续听了?”杨醉催促道。
沈愚山赶紧给灌几口。
杨醉咂咂嘴,酒香回甘,满足道:“刚刚说到哪儿了?”
“人身虫是五谷虫,人魂虫是精明虫,还差第三头虫。”沈愚山提醒道。
“对对对,第三头虫。”杨醉捋了捋思路,继续道:“这第三头虫,长在人心,谓其人心虫,俗名叫做欢喜虫,欢喜虫是最难斩去的,因为人心即是天地间羁绊最深的因果。所谓的欢喜虫,大约说得是人的欲望吧,贪嗔痴恨,七情六欲什么的。”
“大约?”沈愚山微微一怔,杨醉前面两头虫介绍得十分仔细,说得叫人心服口服,怎么这第三头虫,用上了这么模糊的字眼?
杨醉有些不好意思的尴尬笑道:“我偷偷看过斩三尸大法的总纲,创立这门旷世功法的先贤,自己都还没琢磨明白欢喜虫,所以也就模糊写了几笔,都是未经证实的猜测。”
沈愚山错愕道:“可是师父,你说斩三尸大法可以教人修行到逍遥境的啊?”
“对啊,五谷虫和精明虫,只要你斩去这两头虫,就已经登顶众仙之巅,与儒圣道祖平起平坐了。”
“什么!”
沈愚山大惊失色,失声惊道:“斩三尸大法竟如此厉害?!那岂不是说,若能把这篇功法完善下去,斩去欢喜虫,就能够突破仙人壁障,难道说……真正的羽化飞仙?”
杨醉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只是模棱两可的表示道:“或许吧,毕竟数千年以来,谁也没有超脱出那个层次,不好说,不好说啊。”
“即便无法斩去欢喜虫,前面只要斩去五谷虫与精明虫,便能比肩儒圣道祖,哪怕这门功法有些残缺,但其实已经是无比厉害了。”沈愚山赞叹不绝地说道。
“那是自然,这可是我东桑国王族世代相传的秘宝。”杨醉骄傲极了,然后话音陡然一转,打击道:“你不要开心得太早,这门功法的凶险,我可还没提到呢。”
沈愚山脸颊充斥的喜色立时便一凝,沉声道:“请师父指教。”
杨醉看到沈愚山脸上表情变幻的模样,不由得哈哈乐道:“真要说起来,想出斩三尸大法的这位前辈,不仅仅是个惊世的天才,更是个绝世的疯魔狂人。”
“斩三尸大法总纲,开篇明义第一句,若想斩虫,必先养虫。”
“养虫?”沈愚山目瞪口呆说道。
杨醉深深看了沈愚山一眼,说道:“没错,我刚刚和你讲过了,三尸虫并非是虫,而是牵扯极深的因果,是天地施加给凡人的桎梏,这些东西都是虚无缥缈的。因果啊,轮回啊,果报啊,